山西寿阳爱社傩舞起源于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传到寿阳时已是乾隆年间(年),现如今仅流传于晋中市的寿阳县境内。
寿阳县平头镇韩沟村韩富林是爱社傩舞的第四代传承人。韩富林介绍,爱社傩舞从曾经的辉煌,到一段时期的沉寂,在寿阳流传已二百多年,在他们这代的手中,一度面临着失传。早年,傩舞多流行于寺庙之内。乾隆年间,寿阳县出了一位叫王府勇的兽医。走南闯北中,王府勇渐渐从寺庙中学会了一种被称为小洪拳的拳术。小洪拳成了爱社傩舞的重要内容。
王府勇是寿阳县平头镇沟北人,傩舞在他的传承下,到了王全手中。可是,王全的父亲早亡,母亲带着王全嫁给了韩沟村的韩姓人。傩舞随着王全的到来,在韩沟村流行起来,后来的沟北一带,反而失传了。从王全算起,经过韩振华、韩正吉等人,到韩富林为掌舵者的这一辈,傩舞在韩沟村已传承了四代。
爱社傩舞的历史演变
爱社傩舞也叫“耍鬼”,是流传于寿阳县平头沟北一带的极为古老而又稀有的汉族传统民间舞蹈形式。
传说,远古时期,平头一带是黄帝战蚩尤的主要战场之一。黄帝为了战胜蚩尤部落,想尽了各种办法,均不奏效。危急时刻,有人建议黄帝用“鬼”驱除敌人。黄帝命令将士打扮成“魂头鬼”,手舞足蹈冲到阵前迷惑蚩尤,果然取得了胜利。为了表彰将士忠爱社稷的英勇行为,黄帝就将这种傩舞称之为"爱社傩舞”。
流传于民间的爱社傩舞,是否曾在战场上建过奇功,人们不得而知。但爱社傩舞作为人们祭祀上苍、祈祷雨水所用,却有源可寻。《寿阳县志》记载,每年阴历七月十三,爱社傩舞和邻村三大社都要到本县阪泉山附近的北神山轩辕庙进行祭祀表演,为轩辕黄帝过生日。每次,爱社傩舞是唯一被允许进入轩辕庙内进行表演的社火节目,其他三大社的节目则只可在庙外的山头上表演。汉代以后,爱社傩舞有一部分演变为蚩尤戏或角抵戏,如在寿阳境内也留下了一种竹马戏,但形式内容则演变为戏剧,只有爱社傩舞的鬼傩以原始形式在寿阳留存了下来,并且保留了远古鬼图腾的形式和内容。
黄帝的将士由于佩戴鬼饰面具作战获胜,子民便把对黄帝的崇拜转为对“鬼"的崇拜,成为一种“鬼”图腾。到明代以后,傩舞演变为傩戏,傩的分支为两类:一类是娱神重文情,一类是驱鬼重武技。“爱社”的整个表演既无唱词也无说白,伴奏仅有锣鼓而无丝弦,表演动作糅和了小洪拳的成分且具有程式性。它无班社组织,表演具有群体性,表演者皆为本村村民。
爱社傩舞的组成和表演程序“爱社”表演时由24人组成,6名“大鬼”戴着鬼脸面具进行表演,18名“小鬼”站成马蹄形面向中央助阵。18位“小鬼”将6位“大鬼”三面围在中间,成“∩”形队列,并根据“大鬼”表演内容,18个“小鬼”每人手拿小锣敲击,时而发出“嗷嗷”的叫声,为之呐喊助威。锣鼓一响,站在中间的6个“大鬼”开始表演,其舞蹈有软势、猴势、抱势、推门等动作以及珍珠倒卷帘等组合。整个表演节奏平稳、气氛沉闷,呈现出一种古朴、单调、森严的神秘色彩。整个演出约50分钟。
“爱社”表演程序为,武势:假扮成鬼的6位将士与蚩尤开战前,积极进行战事准备;倒上墙:6位“大鬼”来到蚩尤所在的城门下商讨攻城策略,并为攻城作出布阵变化;直墙:6位“大鬼”前仆后继地上前攻城,以示登梯攻城遇到困难;小场:6位“大鬼”在第一次攻城失败稍作休整后,重新进行布阵,并以“八卦阵”迷惑蚩尤,进行第二次攻城;过关:6位“大鬼”围城进攻,并通过偷袭爬上城墙开始夺旗战斗,最后取得胜利;耍桌:爱社表演的最后一部分,其表演内容为6位“大鬼”攻破蚩尤后,百姓沿街摆上供品犒劳,同时6位“大鬼”十分喜悦地享受供品的过程。
从“爱社”鬼脸面具制作工艺来看,它被认为是一种“鬼”图腾的原始崇拜。面具制作以龙头为模具,头角耳环也以龙的造型为主,“鬼”的形象实际上是“龙”的精神,鬼是形式,龙是内容。所以,“爱社”的鬼图腾实质上是龙图腾的另类表现形式。6个傩舞面具全为鬼脸,红、绿、蓝、紫、黑、白依序排列,用纸浆制作,配以头角、耳环、红缨等。武士身着青色战袍、上衣下裤、黑靴,胸扎十字红丝绦,手舞绣鱼符、白毛巾。乐器有铛锣18面、大鼓、大锣、镲等,但表演多具象征性,动作不受锣鼓节奏限制,打击乐伴奏以渲染气氛为主。
近年来,随着爱社傩舞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阳带不仅为此连续5年举办了艺术节,韩富林等还带着弟子们,为国际研讨会演出,并为中国社火节、中国清明寒食节、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等活动助兴。
来源:南丰国际面具馆
SPRING扫描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