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优势 >> 正文 >> 正文

家乡南阳郭氏祭祖汾阳带来了郭姓,也带来了

来源:锣鼓 时间:2022/5/19

点上面“郭姓家族群”加入郭氏家族!

在农历的春分或秋分期间,潮汕人民为纪念祖先而举行的祭祖民俗活动,隆重而庄严。南阳乡郭氏的先祖来自汾阳,其祭祖活动,承先启后,四年一届,更有别于他处。

 郭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源远流长、人口较多的一支族姓。据国家统计局年全国人口统计资料,郭姓人口总数在万左右,在全国排列第18位。潮阳郭姓源于山西汾阳郭姓,现在全市郭姓人口共计人,由潮阳郭姓旅居港澳台、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共约人。

  乡民一大早就在街道两旁摆满了一排排准备观看乡俗巡游的短凳、长凳和椅子。

  八九点钟,太阳高高升起,诱人的民俗巡游开始了。南阳人倾城而出,一重重夹道迎候。

  只听数十万头的鞭炮响起,前面是巡游总指挥的红旗彩旗队、仪仗队,接着是16条自然村不同特色的飘色、民俗巡游。大锣鼓队、腰鼓队、手鼓队、箭鼓队、舞龙队、舞扇队、彩球队、花篮队、花灯队、喜幛队、八音喇叭队、笛萧队、二胡队、洋琴提琴队、逛唱队、武术队……一队接着一队,目不暇给,引得排在后面的人们,踮起脚尖伸着脖子,争相往外面观看。

  据史料记载,古晋人对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庙、庙会与社火文化。晋祠和祭祀社与火的风俗,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形式,诸如锣鼓、秧歌、逛唱、舞龙、舞狮、民间小戏、竹马、旱船、车轿、龙灯、武技等,闻名于世。潮阳郭氏,大房分出少房,少房又分出许多少房,各房都建有祠堂。以四大房总祠“郭氏家庙”为龙头,仅南阳乡就有祠堂10数间之多,形成南阳乡的祖祠群。与山西晋祠一样,都以高超的塑像艺术誉满海内外。

一幅幅喜幛的题字:“汾阳世泽”、“卫国光宗”、“案察家风”、“清正无私”……显然与汾阳先祖关联;腰鼓、手鼓、钱鼓,花篮担、花筐担,花灯担、是汾阳的旱船、车轿、龙灯,音喇叭、二胡、萧笛、提琴、逛唱的曲调,潮州大锣鼓的音律,与动人心魄的山西锣鼓,还有武术的套路,显然有中州武术的影子……

潮阳郭氏,既从先祖的发祥地———汾阳带来了郭姓,也带来了那里的民俗文化。这生命,这文化,这脚步,成了历史的永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