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优势 >> 正文 >> 正文

烟台市区禁放烟花爆竹,婚庆锣鼓表演需

来源:锣鼓 时间:2023/3/26
刘军连工作室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6425078084619732&wfr=spider&for=pc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这是小品《说事儿》中宋丹丹描述自己演出成功回到铁岭时的“壮观场景”。

实际上,不单是“明星出场”时会有这种场面,民间很多喜庆活动——比如说婚礼,也喜欢营造类似的气氛。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婚礼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昭告世人”(法律意义上的结婚在登记时就已经完成),自然是动静越大越有效果。而要制造动静的话,主要靠的就是“锣鼓”和“鞭炮”了。

“锣鼓”和“鞭炮”虽然都能制造动静,但在具体操作时,往往会有主次之分。在过去,婚礼营造气氛通常以鞭炮为主、以锣鼓为辅(可以不敲锣鼓,但不能不放鞭炮)。而如今,随着人们环保观念的增强和相应政策法规的出台,在不少地方,两者的主次关系已然反转。

以烟台市为例,年该市出台《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按照条例规定,芝罘区、福山区、莱山区、牟平区、蓬莱区、开发区、高新区、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县级市的建成区均属“禁止燃放区”,全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重大节庆活动需举办焰火晚会的,必须提前报批)。而自此规定出台之后,烟台市区的婚礼上便只闻锣鼓响而不闻鞭炮声了(以前市区是限放而不完全禁放)。

严格来说,鞭炮和锣鼓并不仅仅是主次反转,而更像是此消彼长:前者在市区婚礼上的需求量下降到接近于零,其腾出的市场空间,部分就被锣鼓表演所取代——以前不想打鼓的,现在也要打了;以前只想简单打打的,现在要多打几遍了。毕竟,婚礼总不能静悄悄地进行。

十一前后,通常是举办婚礼的密集期。这个周末,笔者就参加了一场婚礼。而除了这场婚礼本身的锣鼓表演之外,在去酒店的路上还看到了其他装载着锣鼓和红衣队员的车辆,它们显然是要赶赴不同的婚礼现场。婚庆“锣鼓表演”需求之旺,可见于一斑。

与燃放鞭炮光点个引信不同,敲锣打鼓需要长时间抡膀子甩胳膊,对体力的消耗还是相当大的。早上迎亲、上午进家、中午去酒店,这几遍锣鼓打下来,那些手持鼓棒的妇女们(婚庆市面上的锣鼓队,多由妇女组成)往往也是相当疲惫。但辛苦的背后,意味着相应的收入,还能沾沾婚礼的喜气,亦称得上是累并快乐着了。

当然了,以上描述只是笔者个人的大概感观。婚庆市场前后变化具体如何?还是具体的数据统计更有说服力。在这里,如果有朋友了解相应情况,也欢迎留言指正补充。(本文作者:耳左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