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薅草锣鼓是一种综合的农耕文化形态,是夷陵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几乎涵盖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夷陵薅草锣鼓的题材内容多取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承载着当地劳动人民的精神情感和价值追求。夷陵薅草锣鼓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在当地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着巨大影响。
夷陵薅草锣鼓的题材内容
夷陵薅草锣鼓是当地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创造的用来交流思想、传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与当地的农耕劳动相伴而生,其唱词内容源取材于生活,同时也反映着生活。
夷陵薅草锣鼓题材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几乎囊括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劳动生产、社会实践、历史演进、天文地理、风土人情、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爱情婚姻、文化娱乐等。按题材内容可以将夷陵薅草锣鼓分为历史传说、劳动生产、社会生活、思想教育、爱情婚姻五大类。
一、历史传说
夷陵薅草锣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歌师傅是这些文化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传承者。在分乡镇,传授文化知识是博学多才、年长有经验的歌师傅经常做的事情,有了他们,艰难枯燥的生产劳作变得妙趣横生,充满了知识性和趣味性。
讲历史与传说是夷陵薅草锣鼓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传说故事、神话故事等。
历史人物往往与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在讲述历史人物时,常常叙述有关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在描述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遇或业迹的同时,表达出人们敬仰、赞赏或是批评、唾骂的态度。
这类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脍炙人口,今由歌师傅再次演唱,熟悉这些传说故事的人既为温习,又得享受。
二、劳动生产
反映劳动生产是薅草锣鼓歌词的根本特征。夷陵薅草锣鼓伴随劳动产生,是在集体农耕生产中协调劳动的管理工具,也是反映劳动生活的一面镜子,从早晨上工到晚上收工,薅草锣鼓一直伴随整个劳动过程。
人们将丰收的美好希望通过歌声传递出来,将现实中枯燥的劳动生产情趣化,反映出当地劳动人民积极乐观的精神。在这类题材的薅草锣鼓中,其内容主要包括描写劳动场景,以及传授各种劳动知识和生产经验等。
三、社会生活
夷陵薅草锣鼓是在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们真实生活的最好写照,其歌词来源于生活,也反映着生活。
在分乡镇,热爱生活的劳动人民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家庭琐事都编成了锣鼓歌词,因此在夷陵薅草锣鼓中不乏反映当地劳动人民社会生活的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人生态度、人生经验等。
四、爱情婚姻
夷陵薅草锣鼓在内容上包含了大量爱情方面的歌曲,情歌数量多是夷陵薅草锣鼓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笔者所收集的薅草锣鼓文本中,情歌数量也是最多的。情歌在夷陵薅草锣鼓中是最丰富、最多姿多彩的内容,相恋的、相思的、示爱的、择偶的、失恋的等内容在夷陵薅草锣鼓歌中均有所体现。
它表达爱慕之情、互相倾吐结伴终身之意,集中反映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恋爱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体现出人们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和社会风尚,反映了当地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婚姻生活的向往。
五、思想教育
夷陵薅草锣鼓歌词中包含大量思想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反映出当地劳动人民对各种社会关系、伦理原则、人生态度、行为方式的看法,其中包含着人们极为鲜明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追求。
夷陵薅草锣鼓在当地人民的社会生活中起着启迪思想、教化育人的作用。夷陵薅草锣鼓中关于思想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劝善弃恶、提倡孝道、尊亲孝亲等。
夷陵薅草锣鼓的精神要义
一、蕴含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夷陵薅草锣鼓是当地劳动者在薅草、挖土、插秧、砍楂子等生产劳动中,用山歌、锣鼓的形式表达情绪、传递情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以音乐伴随整个劳动劳动过程,传达出劳动人民积极乐观的精神。
虽然劳动是枯燥的、艰难的,但在劳动过程中,人们通过薅草锣鼓进行交流,幽默逗趣,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因此又是快乐的、幸福的,夷陵薅草锣鼓反映出当地劳动人民豁达的心理状态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夷陵薅草锣鼓反映出当地劳动人民在艰苦的劳动生产中,仍不忘表达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山高坡陡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当地人民山地农耕的生计方式,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的进行着单调艰苦的农耕生产。夷陵薅草锣鼓的出现,以其轻松诙谐的方式打破了人们沉寂的劳动生活。
二、体现协作互助的精神
夷陵薅草锣鼓伴随山地农耕而产生,受山地、丘陵地形的影响,人们居住比较分散,加上山广人稀,人们感到个体劳动的孤寂和低效。
而集体劳动往往聚集数十数百人共同劳作,孕育着极大的生活乐趣,于是逐渐形成了“换工搭伙”的互助劳动模式。夷陵薅草锣鼓作为换工搭伙制度的管理手段,将劳作情趣化,起到了调节情绪、缓解疲劳等作用。
夷陵薅草锣鼓在管理集体劳动生产过程中,体现出当地劳动人民协作互助的精神,是人们协作互助精神的升华。打薅草锣鼓的场合与“换工搭伙”的互助劳动分不开,为指挥劳动、调节劳逸,薅草锣鼓被用以管理换工搭伙的集体互助劳动。
在集体劳动过程中,人们在薅草锣鼓的激励和催促下你追我赶,相互帮助、相互配合,体现出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也有利于调节劳动情绪,鼓舞干劲,提高劳动效率。
三、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艺术形式
夷陵薅草锣不仅对当地劳动人民的农耕生产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民众的社会生活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人们在用薅草锣鼓管理劳动生产时,在自娱自乐中,进行着自我教育。
夷陵薅草锣鼓是其祖祖辈辈的聪明才智积累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无不彰显出当地劳动人民的精神、意志、性格和品质,并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薅草锣鼓这种艺术形式,既能在劳动过程娱乐大家,又能让人们在欢笑悲伤中受到启迪,获得生活的智慧。
四、反映当地民众的信仰观
夷陵薅草锣鼓反映当地民众的信仰观念,主要表现在神灵崇拜。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年代,先民们的知识十分贫乏,他们对生存环境中的很多自然现象往往无法做科学的认识和合理的解释,对自然界充满了恐惧和敬畏。
人们把这种心理愿望和期盼寄托在直接关系到自己生存的自然事物上,并予以神化加以崇拜,夷陵薅草锣鼓中也体现出当地劳动人们愿望和心理的表达。
夷陵薅草锣鼓的社会功能
夷陵薅草锣鼓源自于农耕生产活动,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农耕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协调劳动生产,夷陵薅草锣鼓还有知识传承、协调劳动、人伦教化、促进交往等作用和功能,这也是夷陵薅草锣鼓能够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一、知识传承
夷陵薅草锣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夷陵薅草锣鼓题材广泛,几乎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劳动生产、社会实践、历史演进、天文地理、风土人情、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爱情婚姻、文化娱乐等,内容十分丰富,堪称生活的百科全书。
通过演唱夷陵薅草锣鼓,人们在田间地头便能了解历史,认识社会,增长知识,薅草锣鼓使薅草劳动变成了人们吸取和享受文化知识的盛宴。
二、协调劳动
薅草锣鼓与农耕生产相伴而生,是农耕社会的农民所需求的,薅草锣鼓最大的特点就是为农事生产服务。薅草锣鼓从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劳动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协调劳动,监督生产、减缓疲劳、提高功效等重要作用。
三、人伦教化
夷陵薅草锣鼓还有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人伦教化。音乐是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载体,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染着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音乐作品有着启迪思想、教化育人的作用。
夷陵薅草锣鼓不仅是一种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综合的文化形态,不仅具有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感召和影响力,更具有教化民众的重要作用。
夷陵薅草锣鼓歌词里包含大量思想教育的内容,反映出当地劳动人民对各种社会关系、伦理原则、人生态度、行为方式等的看法,其中包含着人们极为鲜明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追求。
四、促进交往
夷陵区分乡镇地形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受山地地形的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相对封闭,与外界的联系较少,而且当地人民大都散居于各处,彼此之间的交往也较少。
加之受自然经济的影响,各家各户独立生产,人们很少有机会组织和参加集体活动。对于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的劳动人民来说,薅草锣鼓极大的促进了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
在交通和信息都十分闭塞的农村社会,劳动人民的休闲娱乐方式十分有限,薅草锣鼓的出现为枯燥繁重的劳作生产增添了乐趣。夷陵薅草锣鼓不仅是一种集体劳动的管理手段,更是一种在艰苦劳作生产中自娱自乐的休闲方式,人们也通过这种形式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交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