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戏,是流行于安徽皖东的一种稀有传统戏曲剧种,它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傩”,从“傩”发展到香火戏。到了清代中叶,在香火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洪山戏。洪山戏历史悠久,韵味独特,乡土气息浓厚,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地方戏。洪山戏的前称为“香火戏”,是香火会请神祈祷时演的戏。香火会分内坛与外坛两派,外坛做会时称“五岳”,内坛唱戏名“洪山”,洪山戏从内坛得名。
洪山戏的起源与民间香火会有密切关系。洪山香火会一直保持着古代傩祭、傩舞的遗风。清李斗《扬州画舫录》称:“傩在平时,称为香火。”洪山香火艺人自称为“乡人傩”。艺人们在做会的“开坛”法事中也唱有“业兴财朝列国初,嘉明方相乡人傩”“斯人木铎响铜钟,朝取而立乡人傩”等词名。此外,洪山香火会自称隶属于与释道二教相并立的神门儒教,其做会法事中的祭祀礼仪亦与史籍记载相吻合,因此有研究者认为洪山香火神会乃古“乡人傩”的一种遗存。
洪山戏音乐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清末的香火会祭祀至20世纪30年代的草台演唱,唱腔以七字调、十字调、宝调、斗宝调等为主,仅用锣鼓伴奏,唱腔结构单一,一个曲调可敷唱多段唱词。第二阶段从3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初期,唱腔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较大的突破。原来的七字调、十字调和神书诸调统称为洪山调。新词填旧曲的方式为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目所沿用。
此外,洪山戏还广泛吸收了民间小调、山歌、号子用以充实唱腔,丰富唱腔的表现力。这一时期的洪山调仍保持自由散唱、锣鼓伴奏的旧有形式。随着民间曲调的吸收,丝竹乐器也同时被引进。第三阶段从50年代至今。此阶段洪山戏演出团体已由业余走向专业。“洪山调”的发展趋于多样化,艺人们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和唱腔艺术处理的条件不同,形成了各自的演唱特点。锣鼓伴奏的唱腔,丝竹伴奏的唱腔和锣鼓、丝竹一同伴奏的唱腔三者并存。
洪山戏唱腔早期伴奏仅用堂鼓、大锣、小锣、铙钹四件打击乐器,但各地剧团不尽相同,编制不稳定。锣鼓过门穿插于唱腔的上下句,上半句中多加一锣鼓过门。在锣鼓七字、锣鼓十字唱腔伴奏中,主要特点为紧接唱腔上句或下句最后一字的后半拍起过门。后期的锣鼓牌子除七字调、十字调外,其余均吸收自京剧锣鼓经。40年代后逐渐增加竹笛、二胡、笙等乐器伴奏。50年代民族管弦乐器逐渐增多。60年代后基本从属于扬剧的伴奏形式。
据不完全统计,洪山戏的曲调共有30多种,常用曲调有10多种。这些曲调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锣鼓唱腔类,如“七字调”“十字调”等,这是区别于扬剧的主调;扬剧的唱腔被称为“小开口”,洪山戏的唱腔被称为“大开口”,即就锣鼓唱腔而言。二是祈祷神曲类,如“娘娘调”“斗法调”“宝调”“斗宝调”“泼水调”“联弹”等。三是民间小调类,如《杨柳青》《王大娘补缸》《倒贴》等。洪山戏曲调有一个特点,即同一个曲调用不同的演唱技巧可表达多种不同的感情,如《十字联弹》和《七字联弹》,均可容纳数十句唱词。艺人在演唱前有个总的设计,把握得好,轻重缓急、喜怒哀乐都可以得到充分表现。有经验的老艺人在对曲调的艺术处理上往往能达到任意驰骋的境地。
代表曲目有《从军记》《保家乡》《沉香救母》《九郎替父》等。
(图片来自网络)
责编:贾亭沂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