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优势 >> 正文 >> 正文

孝义昔颉堡村,昔和颉原来代表了这

来源:锣鼓 时间:2023/5/16
北京治皮炎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611/9052592.html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下堡镇昔颉堡村,是一处典型的晋西盆地传统村落,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昔颉堡村位于吕梁山东麓余脉,东西宽约0.9公里,南北长约1.2公里,总面积约18.9平方公里。

该村村名曰“昔颉堡”,相传该村寨脑疙瘩地北部有山,山顶部有一处平整地带,俗称“十六亩圪梁”。每逢夏季日暮黄昏时,有红光照耀在北山上,形如日光(不见太阳形,却见太阳光)。先人发现此景,认为是一罕见奇观,乃吉祥之兆,因此初始命名曰“夕吉”。后人推演之中发现此二字含义并非全吉,尚有不妥,再由于该村当时崇文之风日盛,文人众多,故将村名更名为“昔颉”二字。

“昔”为水草丰美之景、“颉”为飞鸟升腾之状

五代时,下堡镇设寨,为后周屯兵之要地,昔颉为后周屯兵寨子之前哨寨子。“堡”字得名于村民为捍外卫内,在村口筑门,旧时称四门为城,二门为池,一门为堡,遂定名为“昔颉堡”,该村名沿用至今。

昔颉堡传统村落内的民居建筑采用了砖拱券结构的技术,明末清初的砖拱券窑洞,不设“平水墙”,至清中后期才做“平水”,因此时代特征鲜明。村内民居建筑大多为一层,少量做二层,砖券层窑,“窑房同构”,起伏跌宕,错落有致。

院落以三合院、四合院为主。邻里布局,街坊结合,是晋西地区典型的营造布局方式。村落依托自然地形,呈堡寨格局。“寨脑疙瘩”与东沟建筑群居于村落制高点,互成景。村中明街暗道、系统完整,防卫、排水功能独特,弥足珍贵。

昔颉堡村的传统建筑,在两千多年以前主要为窑洞形制,清康熙年间,拱券技术日趋成熟,新建的锢窑从根基开始起拱,从根基到一米多用砖建墙体,上半部是拱楦,俗称大园形。砖墙两壁中间以灰土等材料填充,厚实的墙壁起到了保温的作用。年,河南商丘匠人侯建和华雄始将插楦技术传于该村,因墙壁是直的,俗称扇形楦。

时至今日,村落的传统建筑区划内锢窑建筑占比为99%,虽然村内的建筑形制较为单一、但风格独特,装饰各异,雕刻精美,昔颉堡古建筑分为河南和河北两个古建筑群,一座座四合院锢窑多建于清代,依着山势逐级而上,负阴抱阳,依山傍水,风水绝佳。

九曲黄河锣鼓阵

昔颉堡九曲黄河阵和九曲黄河锣鼓是一种独特的广场性汉族歌舞艺术,在孝义民间又被俗称为“汾孝地秧歌”、“汾孝秧歌”。在昔颉堡村,无论是过年庆祝、赶集、社火表演,还是迎亲嫁女,每逢喜事村民们都会在村里的开阔场地里载歌载舞,好不热闹。

黄河锣鼓阵又有文武之分,以唱歌表演为主的秧歌称为“文场地秧歌”,以跳舞为主的秧歌则称为“武场地秧歌”。昔颉堡村的黄河场,是典型的汾孝秧歌传承之地。其曲谱流传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由祖祖辈辈口口相传,年,昔颉堡村的九曲黄河锣鼓阵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誉称号,传承人为田庚鑫。

年,昔颉堡村民通过走访老人、查阅资料,挖掘整理出该村的九曲黄河阵图,又将黄河阵的伴奏乐器从原先锣、鼓的基础上增添了大镲和小镲,使已有多年的宝贵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下来并发扬光大。

酿造技术传承

山西人素来有“老粞”的外号,说的就是山西人爱吃醋,会酿醋。在古代,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自己酿醋食用。昔颉堡村的村民不仅喜食醋,也有悠久的酿醋历史。昔颉堡村内四合头院东侧建有一“缸坊院”,乃清代修建,院内除酿造食醋,兼有制作豆腐等食品的功能,缸坊院所生产的食品,不仅供本村村民食用,也销往其他村镇。昔颉堡村至今仍然传承着传统酿造工艺。

感恩相遇,承蒙厚爱,我是小周周,喜欢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