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事,最出名的是河南新野县耍猴,以前曾经有不少河南新野县的人在外边耍猴,那么为什么那些耍猴的人越来越少见呢?这些人经常被不是罚款,就是爬火车走江湖、躲警察、因为怕罚款,夹缝中艰辛生存的耍猴艺人面临重重困境,如果碰上运气不好说不定来个非法运输野生保护动物罪。那么我们翻开法典,这还真是一条罪过,要求耍猴的艺人必须带着三证,一个是驯养繁育证,一个是表演证,第3个就是野生动物运输证。前两个证还好说,第三野生动物运输证对于耍猴的人说很难,因为不知道今天要到哪去,明天要到哪演,反正哪儿人多,哪儿能挣钱就到哪,如果走一个地方就办一个野生动物运输证,这根本不可能。因为耍猴是流动人员,而不是固定性演出的。一年四季飘忽不定,而申领野生动物运输证非常困难,这一溜公章盖出来,那可真称得上猴年马月才能办着。新野县的耍猴记忆中已经是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作为耍猴这个形式我印象很深,十几年前街头巷尾有耍猴的比现在要多得多,在我印象当中,爽猴的人很简单,他不像说京剧舞台少,就舞台上的猴戏那么精致,在地上画个圈,这行话叫画锅。然后站到里头有锣鼓点,有箱子,然后敲起锣鼓点,给钱的我谢了,不给钱的我也谢了。就是猴不光说是能打篮球、玩拳击、骑自行车这些能演戏还能办什么?有文戏、有武器,人家耍猴,一般开罗之前敲两下子,上来那箱子里头装的什么?就是行头,里头面具还有蟒袍,耀眼文官,你得戴纱帽,演着武将手段,刀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都有,而且人物角色相对来说比较鲜明,人家说要听文有包公案,要听武,有杨家将、孙悟空当年闹天宫,开场这猴在那转一圈,然后接着敲锣上正戏啥都精彩。对猴子主要还是安抚。听话就给吃的,不听话就打两下。对脾气暴躁的猴子则以恶抗恶,先杀其威风再加以驯化。有的人说这个耍猴啊不地道,那个虐待这猴啊,摧残动物啊,现在人这个动物保护意识都提高了。有的人说你看那耍猴得拿鞭子打猴,这不就为了人类的欢乐,让动物受苦吗?其实这个打猴啊是假的。现在耍猴人的猴子大多是驯养繁殖的,不是野外抓来的,从小和人类生活在一起野性已经大大降低。但是耍猴这个行当严格意义上说离我们现在生活是越来越遥远,因为什么呢?现在耍猴啊和现代文明,就传统的江湖化生存,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我们今天的现代文明它是冲突的。那么说这耍猴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他有这个传承,新野的猴戏,就是中国唯一的耍猴当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新野猴戏在全国最出名。据说从东汉年间就开始有这个这个新野猴戏,对吴承恩写西游记影响特别大,因为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吴承恩做过官,就做过河南新野的县令、7品芝麻官。吴承恩对这猴戏特别感兴趣,他也近距离观察了猴的表情动态,就他写的孙悟空身上就有河南新野猴戏的影子,包括一开篇说这话,说东胜神州,有一傲来国,这花果山有一个仙石,最后崩开了是孙悟空,那块石头的尺寸大小都是按照新野当地一个景点石头那个尺寸来的,假如没有吴承恩在新野带着这些经历,他笔下的孙悟空不可能活灵活现所以说新野猴戏他是有传统的,那么这个现在新野猴戏什么状况呢?传承的其实已经很凋零,为啥?这个干猴戏的人哪辛苦,耍猴特别辛苦,而且挣钱挣得也不多,他怎么个辛苦呢?,这个耍猴的人呢走到哪让城管让警察管,那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比较难的事啊,这路上铁路警察对于运输这种动物,它是有规定的,所以你要在铁路上警察要管得严抓住肯定给你罚罚点钱,都怕把这猴给没收了,这对艺人来说损失很大,像城市里边它讲究这种秩序,这耍猴他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地上画画个圆圈,就说肯定影响公共秩序,而且在运输过程当中啊,这个运输动物本身有可能带来一些传染病,尽管现在还没有发现人猴共同感染互传染给人,但是将来这个细菌个方面变异,你也不知道啥情况,就为了安全起见,这个确实应该控制的。综上所述:现在人们对动物保护主义的意识很强,现在这种耍猴在现代文明里形成很多冲突,这种冲突啊,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传统文化一步一步让位于现代稳定。若要真想保护猴戏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好的方式是每个旅游景区开辟出这么一个舞台,让这些耍猴艺人在这生存,但是你想全国能不能有那么多地方容纳下这些耍猴艺人?这是很难的。所以说呀耍猴这项传统文化应该说离我们生活渐行渐远,可能有一天呢它会成为仅仅存在存留在博物馆里边具有文物象征意义的一种遗产。所以我们现在呢也希望能够把它保护下来,但是跟严峻的现实相比呢,这一项手艺今后的传承将会面临着很大的困境。所以我说如果在生活当中呢,你能现场看到耍猴的人给你表演,要珍惜这个机会,因为以后这种机会越来越少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