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早上7点,一阵密集的锣鼓声,打破了博山区源泉镇一座小山村的宁静。从初六开始,这支锣鼓队就开始每天早上围着村庄进行表演,这支15个人的队伍,有64年的历史,是山乡里的“长寿锣鼓队”。
“我们这支锣鼓队在一起有64年了,我是这里面年纪比较大的了,敲锣、打鼓都会。现在年纪大了,就把敲鼓的活儿让给年轻人了。”源泉镇黄台村74岁的村民柴念学说,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参加了锣鼓队,这支锣鼓队在他加入之前就在村里存在了。
“敲锣的人必须把胳膊抡起来,不带劲儿,不好看。”79岁的村民焦新义是这个锣鼓队的元老,在锣鼓队里,他是加入时间最长的队员。焦新义告诉记者,黄台村的锣鼓队主要有四套锣鼓段,包括直叠、反叠、驴打滚和义昌通,其中最好听的就是义昌通。
据了解,博山锣鼓历史悠久,最早是在李家窑村落户,所以博山锣鼓最初也叫做“李家窑锣鼓”。早期的博山锣鼓有七个锣鼓段,如“蓬莱阁”“闹花船”“鱼得水”(又名“扬州歌”)“老义昌通”“新义昌通”“玉芙蓉”“娃娃通”(又叫“连五锣”)。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加入了以当地地名来命名的“峨眉雪”“杏花天”等锣鼓段,形成了由两大套、几十个锣鼓段组成的丰富多彩的博山锣鼓。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马景阳李波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