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介绍 >> 正文 >> 正文

莲城绝活丨传统戏剧

来源:锣鼓 时间:2025/1/17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5/content_20140087.htm

不少青年演员投入到《战地黄花》花鼓戏演出中。(记者方阳摄)

长沙花鼓湘潭特色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冯叶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长沙花鼓戏传至湘潭,亦有了自己的特色。

湘潭山区、丘陵各半,原属古三苗区域,有载歌载舞的民风。从泥土中来的湘潭民间艺人,有着开朗乐观、风趣幽默的个性,加上受湘绮文化的长期浸染,受邵阳花鼓、衡州花鼓等的渗透,逐渐形成了独有的演唱风格,并创作出了不少湘潭人自己的故事。

此乃“长沙花鼓,湘潭特色”。湘潭的花鼓戏也成功入选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

在泥土中

花鼓戏从泥土中来,到百姓中去。这一点,老艺人们更有体会。

出生梨园世家的黎滔12岁时便加入了花鼓戏剧团。那一年是年,正处花鼓戏的巅峰时期。

农村百姓最爱花鼓戏。湘潭稍大一点的乡镇都会有自己的剧场,可容纳-人不等。剧团在一个乡镇剧场的演出,常常是连演一二十天,每天演三四场,且场场满座。

那个年代,黎滔等艺人就是老百姓心中的明星,走到哪儿都受人追捧。而追捧的背后,也有些“私心”。毕竟,一票难求是常态,花钱买票也得“走关系”。

花鼓戏为什么这么火?湘潭人或许会回答,“没有为什么,自己屋里的家伙,哪个不喜欢。”

长沙花鼓戏有着余年的历史。湘潭花鼓戏从长沙花鼓戏中来,其演出剧目、声腔分类、行当划分,都与长沙花鼓戏一脉相承,演员们唱的是长沙官话,与湘潭方言十分相似;讲的是充满地方色彩、贴近百姓生活的故事,如《补锅》《打铜锣》《小姑贤》,更别提声名在外的《刘海砍樵》了;演出节奏也十分明快,演员声调高亢,很能调动现场气氛。

可以说,湘潭花鼓戏生动而形象地展示了湘中腹地湘潭地区的民俗和文化传统,是一块从湘潭土地上来、走入湘潭百姓之中的民间艺术瑰宝。

“跃”

在舞台上

湘潭的花鼓戏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电视等的出现带来了全新的娱乐生活方式,地方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倒逼着从业者走上改革之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湘潭市花鼓戏剧团不再满足于演出传统剧目,而是根据现实需求,自创了顺应时代发展的全新剧目,比如《摇大伢子捡柴烧》——减去传统剧目中的神话元素,改编身边的真实故事,把观众重新找了回来。除此之外,这部戏还有另外一个收获,代表全省参加全国的艺术节,湘潭的花鼓戏从此走向全国人民的视野。

创作的闸门一旦打开,便是源源不断的新作品。年,湘潭市花鼓戏剧团、歌舞剧团、湘剧团合并重组为湘潭市艺术剧院。之后,其创作的花鼓戏作品获得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省艺术节“田汉大奖”“田汉新剧目奖”等重要奖项。

这些年,越来越多具有湘潭元素的花鼓戏被搬上了大舞台,如《齐白石》《战地黄花》等。服装、道具、灯光等方面也与过去有了天壤之别。湘潭市艺术剧院演员团团长王叶松是从原县花鼓戏剧团一路成长过来的,感受最为明显:过去用的是吊景、舞台灯光十分简陋,但现在多为实景演出,运用3D效果,道具方面也更为讲究。当然,这样的配置对演出场地就提出了更高要求。剧团外出演出时,道具、服装、布景这些,就能装上十辆汽车。

“流”

在血液里

观众在逐渐回归,演员呢?黎滔、王叶松都已不再年轻,这门传统艺术形式亟待年轻人来传承。

目前,市艺术剧院的演员中,30岁以下的有十来名,其中年纪最小的是21岁的陈乐瑶。

陈乐瑶在农村长大,从小爱和爷爷奶奶看花鼓戏,考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后,更是专业学习了花鼓戏。如今她已是市艺术剧院的一名小演员,除了每天花4个小时练习基本功,还跟着剧团四处演出——

有时在社区,有时在农村。有时,她是《战地黄花》里的进步学生;有时,她是《小姑贤》里的刁钻婆婆。演花旦时,身段要轻盈;演婆旦时,嗓子要粗哑。如此变幻多端,以至于陈乐瑶的爷爷都说,“我可认不出你来咯。”这时的陈乐瑶,才会做回她自己,露出少女的天真笑容。

这份笑容里,照见的是传统艺术的未来。“言百姓所言,唱百姓所唱,讲百姓身边事,照今朝人民心。”戏不离人,人亦不会离戏。

庞世明(中)的班子为我们表演韶山皮影戏。(记者罗韬摄)

韶山皮影戏:

人与影的故事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谷桔

以欢快的锣鼓声为序章,紧接着传来湘式唱腔,京胡、大筒等乐器声也随之响起。但,观众们看不到这有条不紊的“中式交响乐”现场,他们看到的只有舞动的影偶。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在韶山一带,这样既有看头又有听头的“韶山皮影戏”,如今依然点缀着人们的生活。

舞台前后

用幕布张罗起来的舞台上,一个个影偶跳动着。有时是戴头冠、着华服的文人唱着小调,有时是长须武生踏马而来展示高强武艺,更有多人打斗的场面,影偶枪来剑往、上下翻腾,好不热闹。皮影戏表演中有历史演义、民间传说、爱情故事、神话寓言等故事,琳琅满目,这些便是观众看到的“影”的故事。

这天,庞世明唱的是《郭子仪上寿》,好奇的人们把目光投向幕布之后发现,这里有着和舞台前一样精彩的画面。

幕后是“人”的故事。“标配”是三人,担任“操琴”的庞世明坐在正中间,他将京胡揽在怀里,手中拿两根木槌,衣领上还别着麦克风,随时准备一人分饰三角;其左手边的名曰“一手抓”,配合着一起吹吹打打;“操像”则在他前方,为影偶操控者。有时幕后还会多一人,负责幕布下方的电脑打字部分。表演开始了,幕布上,武打场面正酣;幕布后,民间艺人同时玩转多种中国传统乐器,一片繁忙却有条不紊。在“人”创造的节奏中,“影”的故事时而缓和时而紧张,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韶山皮影戏讲究操耍技巧和唱功,操耍和演唱都是经师父口传心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偶、乐器伴奏和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偶,文场的音乐与唱腔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我们这边的皮影戏主要用于建房、结婚等喜事,也用于做寿,但以阴寿为主。”今年58岁的庞世明,从事皮影戏表演20余年,他介绍,韶山皮影戏使用的是湘剧和花鼓戏唱腔,当地人们多在农历7月、12月请唱皮影戏,前者集中在中元节前后,主要用于祭祖;后者主要用于一年以来的还愿、保平安等。据了解,这种民间艺术在韶山农村已传承逾百年。

戏外春秋

年,出身于专业花鼓戏团的庞世明专门成立了皮影队,经常活跃在韶山及周边地区。牛年的农历12月20日是庞世明最忙的一天,他从凌晨4时忙到21时,演完这场来不及休息又得赶下一场。去年年底,他和伙伴们从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忙到二十八日,还推掉了春节期间的不少演出,一连演了50来场。

“其实,大概从年开始,皮影戏就冷淡多了。”庞世明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以前,他们每年少说也有场演出。如今,韶山皮影戏全年只有两个旺季,平常一个月也就演三五场,最多不过10场。由于收入不稳定,皮影戏演出只是庞世明团队的附带业务,并非主业,如今也没人跟他学艺了。

韶山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韶山皮影戏的现状不容乐观。

生产、生活方式及娱乐形式的变化,使得皮影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农村城市化的现象,也影响了皮影戏赖以生存的环境。大部分制作和表演艺人如今年事已高,不再表演,一些老艺人甚至已经过世。此外,传统皮影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局限性。比如,长时间日晒会导致颜料褪色,温度的湿热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这对强调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弱点。

然而,韶山皮影戏因为其本身特点,可以成为文学、音乐学、民俗学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对象,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为了保护这项民间艺术,韶山皮影戏被列为我市传统戏剧类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韶山当地也通过收集整理制作教学教案、培养一批新演员、成立传习所、开设皮影教学课、邀请老艺人教学、开展新老艺人学习研论活动等方式着力培养传承人。

石鼓木偶戏:

咫尺舞台人生百态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熊婷

“顷刻间演出千秋事业,咫尺地囊来万里河山。”竹木搭建框架,红布围起舞台,形成约莫4平方米的戏台,台前“演员”在幕后演员的操纵下,时而袖袍抖动,时而掩面羞涩,伴随幕后演员时而高昂、时而低语的乡音唱腔,穿插上锣、鼓、镲、唢呐等乐器的伴奏,演绎着人生百态,观众无不动情,这便是湘潭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潭县石鼓木偶戏的魅力。

台前的“演员”们是身高一米左右的木偶,它们身着各式各样的彩衣,有的还配有头饰,木制的脸面上刻画着神色各异的表情,在戏台上或定乾坤,或决生死,或启智慧,而操纵着这一切动作的是一根与木偶头相连的命杆和两根与木偶手部相连的手杆。幕后的演员左手持命杆,举起木偶,右手操纵手杆,让木偶完成踢腿、作揖、翻转、跳跃等动作,再配合上操作者的走位和戏腔,一场跌宕起伏的大戏就此铺开。

“石鼓木偶戏所用的都是这种由操纵杆控制的杖头木偶。”石鼓木偶戏传承人左都华介绍,木偶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还有提线木偶、布袋木偶等。此外,木偶戏也有许多流派,石鼓木偶戏源于衡山派,至今已有余年历史,20世纪8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那时候是文学、诗歌和艺术的黄金时代,电视节目尚不普及,民间艺术在此时崛起,当时以莫菊芳、陈本初为首的艺术家们组建了青山木偶艺术剧团。凭借着表演方便、道具简单、内容通俗易懂等优势,石鼓木偶戏一跃成为当地百姓最为喜爱的一种文娱方式。

即便盛极一时,石鼓木偶戏也遇到过失传的窘境。石鼓木偶戏表演至少需要6人,而到年,石鼓木偶戏存世的艺人仅两位,且均已步入耄耋之年,其中就包括左都华的父亲左克和,今年90岁的左克和已经舞不动、也唱不响了。

年,在左克和的引导下,左都华学习过一段时间木偶戏,但受时局影响,左都华转行学习唢呐。年,看到当时87岁的父亲又唱又跳,只为留下一丝石鼓木偶的命脉,左都华开始钻研木偶戏,从一名吹唢呐的乐手跨界成为木偶戏演员。

“看木偶戏,一观面容、二看动作,三听戏文。”如今,《九龙山》《杨家将》《收姜维》等经典片段,左都华可以信手拈来,看客们点的唐朝、宋代的戏文更是不在话下。湘潭县相关部门组织了专业录制人员进行抢救性保护记录,用摄像机从不同角度记录演绎的场景,希望为后人传承、研究、利用“石鼓木偶戏”留下宝贵资料。重新活过来的石鼓木偶戏也在尝试丰富形式,让戏走出乡间,重新回到普罗大众的视野中。

韶山地花鼓:

走村串户送祝福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谷桔

虎年大年初七,韶山市新天名府小区,不少业主打开自家防盗门,迎接一群演员上门表演。走在前面的两名表演者一身花鼓戏演员打扮,唱着吉祥的《送财》歌,其后是乐器演奏团队,唢呐、二胡、大小锣鼓等齐上阵,营造出浓厚气氛。这种表演是颇受当地居民欢迎的“地花鼓”。

“我从十几岁唱起,就是跟着大人们唱会的。”今年58岁的刘玉良是两名表演者之一,韶山地花鼓名段《望郎》《采茶》《十送》等,她张口就来。她介绍,地花鼓是一种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演员必须是两人或四人,加上乐器演奏者,一个团队得有七八人才行。和花鼓戏有所不同的是,地花鼓较为短小精悍,唱的都是“小调子”,即只唱几段唱词,每个表演仅有几分钟。

韶山地花鼓最大的特点要数上门表演。演员们通常会在两种情况下上门演出,一是受到邀请专程上门,二是见居民家门敞开着主动上门。今年大年初五,刘玉良和搭档们就受邀上门表演了一曲《送子》,刘玉良抱着两个布娃娃,为一对夫妻送去早生贵子的祝福。

一直以来,韶山当地人民十分喜爱地花鼓表演,成为春节期间的一道风景线。刘玉良介绍,春节期间表演地花鼓时,演员们基本上都是每家每户进门,经常要演通宵,甚至要持续到正月十五。这种传统文化活动,自疫情以来受到了影响,难免令人觉得遗憾。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