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又逢中秋月圆。当空的皓月,盛满了华夏儿女延绵不绝的情感、审美、哲思,涵养着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家国依恋、美好憧憬、幸福追求,延续着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根脉。
▲全国40多名面食类“非遗”传承人在扬州端出“非遗”面食盛宴。
▲花形糕点
百年狮头重登台
23日下午,句容市郭庄镇丹湖小区“庆中秋迎国庆·丹湖小区第四届民俗文化节”尚未开幕,舞台前就挤满了上千人。80岁的方训琴说:“我年纪大了,先来抢个座位。今天上场表演腰鼓的很多人都是我的徒弟,必须来捧捧场。”
不仅腰鼓这样的“轻活”有了传承,连舞狮这样的“重活”也有人抢着学。傍晚6时30分,两只雄狮踏着欢乐的锣鼓节奏,跳上舞台中央,拉开文化节序幕。台下70多岁的胡锦会老人得意地说,场上两头狮子的狮头已有多年历史,尘封55年后,去年在丹湖小区物业中心的支持下“重出江湖”,现在已有10多名传承人,台上舞狮的都是他的徒弟。
“丹湖小区是谢桥村、赤山村、胜利村3个行政村的拆迁安置小区,现有住家3户、近人。”郭庄镇南徐中天物业丹湖小区服务中心主任阴雨雷介绍,这里居民半数以上都是老年人,对农村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因此中心组织小区居民自编自演“赤山摔跤”“石锁表演”“打草鞋”“欢乐腰鼓”等19个节目,发展20多支文体队伍,建起“百匠堂”。从去年开始,每年在中秋国庆期间以及春节期间,举办两次文化节。
68岁的张妹英是小区文体活动积极分子,她说,自从有了“百匠堂”,小区就成了大舞台,居民一解乡愁的同时,又能满足文化需求。
当天的文化节上,舞蹈《迈进新时代》、表演唱《三星赐福》、黄梅戏《夫妻观灯》等17个节目参演,吸引了小区及周边多名群众,掌声、呐喊声此起彼伏,一直持续到晚上近9点。
项王故里忆英雄
“我们演出的内容都与西楚文化有关,宫舞秀、霸王出征、鸿门演义、楚服秀、楚舞秀、西楚古乐……”23日上午,正在组织指挥演出的宿迁项王故里艺术团经理李丹丹报出中秋期间演出的一长串节目单。
这些节目中,有不少是为了迎接中秋、国庆而专门创作的,如《霸王出征》。中秋期间,有关西楚文化内容的节目有15个,长的18分钟,短的5分钟。“节目再现了楚汉之争的故事,让人可以走近那段历史。”看完节目后,来自安徽的游客张小华感慨地说。
在项王故里景区的楚服租赁中心,一些游客穿戴好楚服及各种配饰后,立即前往各个景点摆拍。“在这个西楚文化气氛浓郁的地方,穿上楚服,感觉特别不一样!”山东游客李逾秀说。
景区开设的西楚集市也正式开门迎宾。游客既可以赶集购物,又可以欣赏带有西楚历史文化味的民俗演出。
项王景区市场部杨雪说,今年景区专门打造了西楚文化旅游季,举办西楚少儿争霸赛、西楚婚礼秀、西楚王的盛宴等活动。
石湖一桥看九月
23日上午,距离苏州市姑苏区首届“石湖串月”中秋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启幕还有4天时间,吴门桥街道新郭社区第一书记张一然忙着对“中秋祈福”“中秋民俗表情包”等线上活动做最后测试。
“我们特意将活动举办时间定在农历八月十八,因为串月的绝景很有可能就发生在那天晚上。”年出生的张一然如今已经是新郭文化的资深“解说”,他介绍,苏州石湖有一座九环洞桥,名叫行春桥。农历八月十八左右,皓月当空时,9个环洞各映月影一轮于湖水之中,会形成“九月一串”的奇观。游石湖、看串月、逛庙会成为苏州人独有的中秋民间习俗。目前,“游石湖”民俗正在申报苏州市非遗项目。
作为“石湖串月”中秋民俗节前期活动,苏州姑苏区在渔家村百年老屋组织开展新郭民俗农耕文化座谈会。除了相关专家,还特意邀请多位80岁以上的原新郭村村民回忆新郭传统民俗。新郭是苏州自秦以来唯一一次远离古城另建州城之地,地区文化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原新郭村村民徐金和说,新郭依山傍水,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便主要以渔业、水生作物的农耕业为主。经过多方论证,亲水文化成为新郭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也融入这次民俗文化节中。
异国创客展“惠”心
“中秋情最无锡——寻找城市之最”暨中外友人中秋派对活动22日在无锡中山路沿线举行。来自美国、英国、荷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名外籍友人通过寻找最能代表无锡的文化、商业地标,来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气氛和无锡的城市魅力。
在红豆万花城的舞台上,来自贝宁共和国的杜索,用一首原创歌曲《汉语桥》表达了对中国和无锡的感情。无锡戏校教师王新海用扇子做出京剧中托、转、遮等动作,引得外籍友人啧啧称赞京剧的魅力。
“我来无锡4年多了,很喜欢这里。”来自英国的塞巴斯蒂安说,无锡有惠山泥人、紫砂、锡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塞巴斯蒂安正在无锡创业。他做了一个APP,专门为外国游客推荐中国各地的景点和美食,“我要把无锡介绍给世界各地的人”。
来自格林纳达的蕾斯特勒在江南大学学习中文,她说:“无锡有很多好吃的,小笼包、酱排骨,每次我都吃很多。”蕾斯特勒说,她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人很重视的团圆节日,她还了解嫦娥的传说。这次活动中,她品尝了月饼,“在无锡过中秋节是个难忘的经历”。
青奥茶话五洲同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我的情也真我的爱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21日晚,皓月当空,南京市建邺区双闸街道盛捷青奥国际社区内,不时传出歌声,来自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卢旺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名外籍友人齐聚于此,迎接中秋。
当晚7时30分,十几位身穿汉服的女性手捧月饼、苹果等,准备开始拜月仪式。金发碧眼的白俄罗斯女生安娜在人群中格外抢眼,“我穿汉服有没有很像嫦娥?”安娜刚来南京一个月,在东南大学读国际贸易专业,“听说拜月是一种祈福方式,我想以‘最中国’的方式为远在白俄罗斯的家人送上祝福。”
“八月十五的月亮,下一句接什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述的是什么季节?”在沙洲街道双和园综合办公区中心广场,在建邺区工作生活的外国友人、高校留学生等20多人,现场比拼中国历史知识、古代诗词、绕口令等。来自尼泊尔的19岁姑娘杜拉勇夺冠军,“比赛让我再次认识到汉语的博大精深,我还要继续努力学习中国文化”。
月色愈发明朗。在青奥社区,外国友人们把做好的荷花灯放入水中,许下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百年狮头重登台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中秋夜,扬州最美的赏月地点莫过于瘦西湖。这个假期,瘦西湖景区夜晚开放了游船夜游,游客乘坐画舫,仿佛走进了诗词歌赋中的扬州“明月夜”。
夜游画舫经过的第一个赏月佳处便是“五亭映月”。五亭桥下桥洞个个相连,古诗有云“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说的是八月十五,天上一个月亮,五亭桥下也是各洞衔月。为了验证诗文说的是否真实,船过桥洞时,很多游客都伸长了脖子,希望能把桥洞中的映月全部找齐。
画舫穿过五亭桥再往前开,便是中国人都很熟悉的“廿四问月”赏月点,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如今仍刻在二十四桥的旁边。水面烟渚柔波,两岸杨柳依依,伴着湖岸阁楼美人处飘出的悠扬古乐,让游客犹如置身仙境。
云龙山巅揽秀色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登上观景台、穿过云龙书院,52岁的徐州市民王相芬感慨万千,“这几年,云龙山北麓黄茅岗村被整体拆除,苏轼在《放鹤亭记》中咏唱过的千年名山终于还原成本来模样”。
23日,古都彭城秋风习习,在云龙湖风景名胜区内,0余名中外运动员共同参加徐州云龙山登山赛,他们来自国内15个省份,还有来自肯尼亚、乌克兰等国的登山爱好者参与。年龄最大的67岁,年龄最小的3岁10个月。作为一名老徐州,在云龙山脚下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王相芬报名参加男子竞速比赛,最终以42分26秒的成绩完成整个赛程。
“远眺一山秋色,领略十里湖光。”云龙山海拔米,蜿蜒起伏、状似神龙。云龙湖水域面积7.5平方公里,秀峰屏列、长堤横卧。湖光山色相得益彰,是秋季登高的热门景点。
登上首节山峰,运动员们进入了匀速赛段,他们沿着山脊前进,陆续翻越数节山峰。巴基斯坦选手伊萨和4位好友相约参赛,他说,“我们都很喜欢云龙山”。登上顶峰观景台时,5位外国小伙兴奋地大声欢呼。
守护好传统文化这轮“皓月”
▲23日,淮安市里运河文化长廊迎来了游客高峰。游人与市民们逛街、赏月、看表演,共享中秋节日氛围。(杨默摄视觉江苏网供图)
文化是中秋的底色。这底色,在无数文人骚客的吟诵中,是“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的自然之美,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情感共鸣,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的生命感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文化乡愁;这底色,在民间浪漫多彩的风俗里,是祭拜月神的虔诚敬畏,是扎“兔儿爷”的天真童趣,是彩灯初上的热闹喜庆,是“嫦娥奔月”的悲情诉说。中秋佳节,生动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独特风情,散发出民族精神的深层魅力。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时空距离不断缩小,我们过节的方式已经与古人迥异: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