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新闻 >> 正文 >> 正文

辉煌荣光的葛邵小学

来源:锣鼓 时间:2023/2/15
SEO百度优化求职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3796.html

.11.30孤独小船

葛邵小学,是葛村和大邵村共同兴办起的学校。葛村和大邵村,都在子午大道东侧,距街道办事处所在地黄良镇四里地,是长安区黄良街道南片的相互彼邻的两个比较小的自然村庄,因村小人口少两村合设一个教育点。

根据村人的回忆,葛邵小学和其他地方的中小学一样,是由村内寺庙改建而成的。葛村在村子正街东头老爷庙内上课,大邵村在村西西岭无量庙内上课,两村两庙都有三间鞍间房式样大殿,殿内无塑像。村内人在大殿内用胡基垒成土台子或土墩子,再在土墩子上架块木板就当作课桌,供学生学习。学生上学自带小凳,或在垒好的土墩上就坐。两村六间庙殿是一个教育点,设一、二、三、四个年级,学生插花上课。政府指派老师,老师在学生家里吃派饭,在庙里历任过的老师有王桂荣(北良村人)、王小芹(曹村人)、罗戊戌(山西省人)、李六学(东湖人)、王文昌(葛村人)、张凤义(小邵人)、冯焕民(大邵村人)、邢智浩(大邵人)、李仲举(大邵村人),当时学生大概40几人。

葛村和大邵两村孩子读书,在民国时就有。只是那时读书在私塾内,入内读书的人也少。在葛村和大邵村给孩子授课的私塾先生分别是子午张村萧德正、滦镇内苑村姚秉坤。“那时能入私塾读书的娃娃,都是村里有钱人家的娃娃,穷人家娃娃连在私塾里听听富人家娃娃读书声的权利都没有。”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葛村和大邵两村人和全国人民一样,才有了人人读书的权利。

葛村和大邵两村上了岁数的人,对党和政府当年派在村里的老师的名字,不仅记得清楚,还对老师王桂荣、张凤义在讲课时使用的手势、口头禅、惩罚方式如数家珍般说的头头是道,老师耳背、说话口吃的讲课趣事也讲述的绘声绘色。

退休的葛邵小学校长王文昌说:“解放后,葛村首批大学生王文智、王桂英、王美英、姬仲坤,就是在本村接受启蒙教育的。”

年学校实行地方化管理,部队和贫宣队进驻学校,解放军官兵和贫宣队队员给学生上课。

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人数的增加,大邵村在村南、葛村在村北分别建立新学校,成立起葛邵“联小”,学生从破庙搬进新址上课,学校开设5个年级5个班,新校校舍宽敞明亮,学生活动场地广,教室容纳学生多,学校添置新课桌、新课凳,学生从此告别了坐小凳子、爬土台子上课的历史。当时为葛邵孩子授课的老师有王文昌、王刚范、王富春、李仲举、尚谦、邢永安、赵康生、辛鹏斌、刘炳常、肖利霞。

这个时期学生课外活动多,社会实践多。老师和学生一起下田除草拾麦,在河里拣拾石子,在生产队社员会和田间地头给群众表演文艺节目。村人至今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学校里的课桌、课凳的自修。那个时期,村上的学习报告会、宣传演讲会多在学校召开,学生学习用的课桌课凳,经常被搬出搬进,搬运次数多了,课桌、课凳难免有损坏,学生上课时无法使用。老师就带领学生,自己动手“叮里叮当”修理起来。“那场面,简直就像村里人盖房子立木,拉锯的、楔卯的、扶腿的、钉钉的应有尽有。那个场面,热闹的就像鸟雀聚会”。

还有时代烙印很强的“造句”,在语文课上,老师让学生用“砸烂”一词造句,有位同学立马举手要求回答。

老师示意准予回答,那位同学站起身,所造句子顺口而出:

“我们要砸烂胡基蛋(儿)”。话音未落,满堂学生哄然大笑。

同学句子造错了吗?没有!“砸烂”一词使用频率特高,他怎么能造句错误呢。

“砸烂旧社会,建设新中国”、“砸烂旧体制,人民当家做主人”是常喊的口号,同学能回答不出?同学想结合实际,造出新颖句子,不曾想,造句太接地气反而引起同学哄堂大笑!课堂上的哄堂大笑,使那位同学莫名其妙。他在学生笑声中大喊:“笑,笑,笑,笑啥呢笑,难道我造句错误了吗!我们每天在地里干的不就是这样的活吗?”全班同学又是一阵哄笑。

年秋,葛村在四乡八邻叫了个响,村会计王德新的子女王斌如、王英利、王斌利兄妹仨同时进入高等学府接受教育。消息一经传出,村里村外响了锣,“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深入人心,葛邵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回归到了教学上。

年,在时任葛邵小学校长王文昌的倡导下,在黄良乡党委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大邵村贤达秦康训致富不忘家乡教育,主动捐款六万元在葛村东、邵村北葛邵两村中间地界建起新的葛邵全日制小学,学校10个教师开设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多人。陕西省教育厅、西安市教育委员会给秦康训颁授“捐资助学”匾额予以表彰。

授匾那天,葛邵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村民们“一街两行、齐扎摆摆”拥进秦家感谢秦康训为建校出力,葛邵小学师生也身着节日盛装,手执红旗,吹奏“少先队员进行曲”进行欢庆,省、市、县教育界领导到会致辞,多家新闻单位派记者采访并予报道。“那个热闹场面跟正月十五耍社火一样”。

授匾仪式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全黄良乡乃至全长安县、西安市都轰动了。葛邵村人高兴呀,葛邵村人欢乐呀,葛邵师生幸福呀,葛邵村大人碎娃期盼已久的在一个学校里上学的日子终于实现了,秦康训就此成为“葛邵小学名誉校长”。此时葛邵小学的任教老师有:王文昌、王选利、马会平、聂润生、郗广存、郗建安、袁乃仓、王仪、王雪平、李仲举、肖利霞、辛聪贤、王剑利。

肖利霞所代音乐课和低年级语数课寓教于乐、充满情趣,让学生在乐趣里获得知识。

年,“学校教育引入竞争机制”,聘董全会、秦小娟等为代理教师,使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有对比、有竞争,学校学习风气浓厚,老师教学积极性高,学生学习进步快,学校教育质量越办越好,教育教学成绩显著。

董全会说,“时光匆匆,转眼20年过去了。回忆起在葛邵小学的工作经历,内心充满了骄傲和自豪,曾经稚嫩的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价值,渐渐地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知识改变命运,为了让孩子们学有所成,我致力于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给予孩子们最好的教育,引导他们好好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系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

秦小娟说:“偶然的机会来到葛邵小学,便把学生当成知心朋友,把教育教学当成自己事业,迎来一批又一批幼苗,送走一批又一批栋梁”。

秦小娟清楚地记得,0年的时候,她接手了一个不到30名学生的四年级班,看到淳朴可爱勤奋好学又充满稚气求知若渴的孩子们时,就把自己全部心血倾注给了他们,从四年级带到小学毕业。这个班的孩子团结、进取、勤学、乐思,年年统考成绩获全乡第一名,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六一儿童节”节目表演也获得优异成绩。张楠、邢小静、张恒、张帆、尚宽等八名学生表现更出色,在参加“长安一中”升学考试的第二天就接到录取电话通知。

秦小娟还说,“知识改变命运,学校是学生通向未来的桥梁,而基础教育是桥梁的奠基之作”。葛邵小学领导、老师对此认识明确,在教育教学方面敬业,学生学习厉害,学习成绩优秀,黄良中心学校领导和其他学校老师只要提到葛邵小学之名都会赞不绝口,竖起大拇指夸奖教育教学“第一名非葛邵小学莫属”。

葛邵小学校长王文昌说,秦小娟、董全会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各有千秋,所教授语文、数学课程总在全乡小学同科成绩评比中力拔头筹,她们对教育教学工作完全倾注心血的认真工作心态,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校其他老师,学校里无论代理老师还是公办老师,都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学校教学教育质量大幅提升,10多年间学校老师荣获各类荣誉证书摞起来有一人多高。

秦小娟、董全会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在全乡期末考试中”获取“一等奖”,“辅导学生查字典”活动中获取“一等奖”,在语文教学、数学教学中获得“一等奖”。

辛聪贤所授高年级语文课也成绩显著,在全乡四所完全制小学高年级教学质量评比中多次夺冠,被乡教育组评为“优秀教师”、“先进教师”。

王剑利老师说:“3年9月我到葛邵小学时间不长,就感觉到葛邵小学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到校积极,上课听讲认真,老师备课细心,批改作业负责,果不其然,在全乡四个“完小”统考评比中,葛邵小学学的成绩,各年级都在前三名内。”

这一时期在葛邵小学学习的学生王刚、王建力、王哲、桑余胜、肖林、王婷、王高、王策、高玉凡、高冬阳、王美伦、王叶莹、王丽婷、张菲、张敏、邢潇、尚栋、秦拓、邢璐、邢小静、张晨蕾、秦璠、刘千龙、刘玲玉、邢淼、邢静雯、张楠、邢小静、张恒、张帆、尚宽等都考入高等学府学习,有的还成为公务员。

人的成长关键时期在少年,这个时期葛邵小学最辉煌最荣光,葛邵小学为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用人才。

学校被授“文明学校”和“花园式学校”称号,王文昌被授西安市“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年,根据上级“撤校并点”的精神指示,葛邵小学撤去了,葛邵村学生进入黄良街道中心学校读书。

清晨,望着活泼可爱的学生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陪护下,一个一个坐在校车里去上学,村人心情无比高兴,大家打内心发出感叹:“现在的娃娃上学真幸福,来回有校车接送,中午还有营养餐补给。”

(图片提供何小翠)

其实,年秦康训致富不忘家乡,自动捐款六万元修建全日制葛邵小学的善举,为葛村和大邵村村民间的关系友谊架起了桥梁,为葛村和大邵村村民共同发展起到了纽带作用。

葛村和大邵村村民都知道,葛村和大邵村老一辈人因东岭地畔曾多次发生矛盾,相互之间有争有斗互不服软,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队大集体时期,两村人还为地畔争执。葛村人开砖窑用麦秸烧火,大邵村就有人暗地放火烧毁麦秸集子;政府要求葛村和大邵村合建一所学校,葛村人就暗地作梗,千方阻挠,致使葛村和大邵两村联合建立学校的计划迟迟不能实施。葛邵“联小”看起来是一个学校名称,实际老师和学生要在两个村的两个教室上课。年,秦康训捐款六万元,在两村中间建起葛邵小学后,才为两村村民统一思想,化解矛盾奠定了良好基础。下一代人有来有往,老一辈人隔阂渐除。

年政府实施小村并大村行动,葛村和大邵两村顺利实施合并。如今,葛村和大邵村人见了面亲如同一家,葛邵村地连片,村连畔,葛邵村民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领导下,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为打造美丽葛邵花园式的乡村而不懈努力,葛邵小学却成为葛邵村人的记忆。

本文撰稿:王琢

校对:董全会

资料提供:王文昌、董全会、秦小娟

审核:尚军利、王军利、王文昌

年11月30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