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芒果某综艺被韩国抄袭的消息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不管是路人还是国内节目制作方突然之间像是找到了勇气,直接在网上回怼了。
但是国内综艺制作团队的腰杆子真的直起来了吗?还远远没有!
综艺是个快消品,五年前《跑男》刚刚“引入”的时候,还能掀起全民狂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时候可是现象级的节目。
因为看到了甜头,随之各种良莠不齐的综艺开始扎堆出场,观众们被铺天盖地的综艺紧紧包围。
于是就在不知不觉间,观众的快进键也在加速,最后连点开都觉得是负担。
当热闹成了累赘,“慢”综艺便悄无声息地出现了,不过,国内仍然慢一步。
今天不顶锅盖不谈抄袭,因为不管是抄袭还是“借鉴”,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对于这些“灵感”国内制作团队没有想到,或者想到了而没有赶在别人之前(不知道怎么)操作。
慌忙之中,国内的“慢综艺”上马了,但没有做好,看观众的评分可以说惨不忍睹。
三台(蓝台、芒果、番茄)中,好点的可能只有芒果,有个7.2分的《向往的生活》,其他的要么勉强及格,要么干脆及格线都没碰到。
再次扎堆的“慢综艺”就像《青春旅社》的宣传照,看起来热闹却杂乱无章,无从下口。
相反,大海的另一边无论是招牌的《三时三餐》系列,还是新出产的《尹食堂》、《孝利家民宿》,评分都在9分以上,国产综艺里能媲美的可能只有《见字如面》(还被下架了)之类的非真人秀节目了。
对比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才能做出好的慢综艺?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尤为适用,既然我们做不好,那吸收(并不是抄袭)别人的优点也无可厚非。
抛开“慢”的设定,无论哪种类型的综艺,最重要的无外乎两个部分:嘉宾和导演。
说起来可惜,其实现在国内很多综艺里的导演都能成为败笔。
操着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给嘉宾们布置任务,要么像是念书、要么感觉前期准备时他绝对没有参与过,分分钟出戏......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最关键的选人用人上,国内导演的功力总是不尽如人意(好的太少)。
丢掉粉丝滤镜,罗PD为何牛?不是因为他有着奶白的肌肤(其实是巧克力色?!),而是他眼光毒辣,手段惊人。
看罗PD节目的都知道李瑞镇,无论是《花样爷爷》、《三时三餐》还是《尹食堂》,都有他的身影,简直成了tvn的白领。
按照常理,对于这种频繁在节目里刷脸的明星,时间太久观众们会视觉疲劳,然而事实上刚好相反。
why?
因为老罗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掘出李瑞镇更多的特质,并且还能自然的融合到节目中去。
在《花样爷爷》里,虽然李瑞镇常常嘴上不饶人,但是却将爷爷照顾的很好,甚至还做了饭,要知道富家公子李瑞镇可从来都是贯彻“君子远庖厨”理念的。
老罗立马就能抓住这一点,骗着李瑞镇做了《三时三餐》,后来更是变本加厉的“逼着”李瑞镇做面包,这也成了《三时三餐》最大的亮点之一。
于是不知不觉中,李瑞镇在节目里的特征不断累计。不用说,看到李瑞镇露出酒窝就知道他心情很好,看到他发小脾气耍无赖你会觉得甚是可爱,然后在你还来不及厌烦的时候,他又有新的东西出现抓住你的眼球。
不管是新人还是老人,罗PD都能把他们当宝藏挖掘,这是老罗团队的能力。
相比之下,国内真人秀导演却明显吃力。
《中餐厅》的卖点除了张亮的厨艺就是黄晓明和赵薇的友情;
《亲爱的客栈》不过是把刘涛和老公的微博恩爱日常,以及贤妻的人设搬到了节目里;
这种选择也挺好,但老梗老炒,翻不出花样就不好看了。
多人节目里,不只是要发掘嘉宾个人的新卖点,他们之间能不能产生化学反应也异常重要。
“人物关系”是导演应该要注意的。
老罗的节目为什么能治愈人心?因为节目里的嘉宾总是很和谐。
然而看完国内综艺,我便总有一种“无撕逼无看点”的感觉。而且我还发现了一种怪相:嘉宾在圈内地位高或者是流量担当,那节目必捧。
不论是不是“慢综艺”,都没有逃过这个怪圈。
就像最近的《中餐厅》,五个嘉宾的待遇真的只能说同节目不同命。
被节目组自动归为主咖的赵薇、黄晓明、周冬雨镜头当然是最多的,而原本应该是主心骨的主厨几乎没什么出镜机会,更别说拥有跟主咖一样的表情包套餐了。
还有一个地方值得玩味,负责文艺不干活的周冬雨被当成团宠,而任劳任怨的碗妹就真的像个打工妹。
“治愈”节目里,却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地位区分,总有那么一点不舒服。
对于同类型的《尹食堂》,尹女士的国民地位不比赵薇低(路人缘甚至更好),但是节目中我却并没看到顾此失彼、刻意表地位的情况,那种后辈自然流露的尊重也更暖心~
当然,除了有节目组的原因,嘉宾私底下的关系也跟节目效果密切相关。
翻看老罗的所有综艺,你就会发现,他的嘉宾要么私底下是老朋友,要么曾经是搭档的关系。
《三时三餐》系列里,玉傻子和李瑞镇在剧里演过兄弟,刘海镇可是车婶儿在韩国娱乐圈唯一交心的朋友。
有时候老罗选人也蛮“随性”,《花样爷爷》策划之初,他先去拜访的李顺载老师,问他想跟谁一起旅行,李顺载说了申久、朴根滢和白一燮之后,老罗真的去邀请了他们。
因为都是老熟人,大家相处的过程中无需过多磨合,把该有的精力放在享受上而不是抱团撕X。
这一点,国内做的最好的就是《向往的生活》了。
其实熟人之间的相处过程,往往能抓到更多暖心细节,所以至今搞不懂国内综艺团队为何总是舍本逐末,温情难道不比“撕X”更有看点?
考虑到国内综艺现状,那人员搭配上就必须更要讲究。所以当我看到《青春旅社》的成品,差点没给导演组跪了,竟然有13个嘉宾同时上一个节目。
暂且不提人员搭配,13个嘉宾+6个住客的画面是什么样的呢?
大夏天的一堆人挤在一个屋子里,像不像国庆假期出去游玩时看到的场景?!
或者是这种,单位开会都没这么热闹吧?!
甚至还有这样的,我不知道摄像大哥是哪里请来的镜头杀手!!!
除了拥挤,还是拥挤,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而在这种陌生的环境中,人多不是最糟糕的,嘉宾们个人的艺能感差、不走心才更让人尴尬。
《青春旅社》里有一段是嘉宾自我介绍,好多人就像是把百科搬过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做报告,唯一的看点也就是王源的“假唱歌手”梗。
这个尴尬的环节你可以说是因为节目脚本设置有问题,但是看完嘉宾曾经的表现,你也不会对他们报什么期待。
李静,一个做访谈节目都很吃力的主持人,真人秀能好看到哪里?
何穗,虽然是综艺熟脸,但是动不动就撩头发、干笑的技能也是让我接受无力。
王自如,一个做视频测评的,干嘛要跑来趟这趟浑水?
还有其他七七八八的不知名人员,镜头都扫不到,艺能又从何展现?!
我不否认尝试这种形式,但是嘉宾的选择真的是贵在精不在多。
这不免让我想到《三时三餐》神话回归那一期,玟雨和Andy突袭,为了不被发现就伪装成摄像大哥,连Eric这个队长都没有发现,这些老油条即便是很久没有参加节目,依然能保持高水准发挥。
事实上国内艺能感好的明星不是没有,撒贝宁、大张伟、张一山、白敬亭、何炅等等,不同类型的多了去,甚至还有很多等着导演去开发。
而且艺能这个东西,除了靠天赋,练习也很重要,很多时候只要走心了,即便是新手也会让人觉得真诚。
说到,真诚,这也是很多国内综艺欠缺的。
举几个栗子对比一下:
《三时三餐》的嘉宾们想要吃饭,必须要自给自足,自己开着拖拉机耕、自己下地插秧、鱼要自己钓......
相同构架下的《向往的生活》,却并没有这么干。菜是节目组给的,玉米到最后还是节目组帮着收的,所以实际上他们也并没有体会农民究竟是怎么生活的。
《尹食堂》开始之前,成员们专门跑去找师傅学习做韩国美食,尹汝贞女士因为害怕出错还在家反复练习。
《中餐厅》的开场让我觉得嘉宾们仅仅就是在走个过场,当然可能是因为有张亮这个大厨傍身大家没那么紧张,那导演组照搬这个环节就显得很鸡肋;
更不能理解的是,嘴上强调着“我们是来弘扬中华美食的”,却把餐厅开到临近的泰国、吃饭的又几乎全是中国人。
其实既然做了,就做到完全的投入,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国内综艺里那些明显的剧本情节,往往会破坏节目的美感。
《中餐厅》里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巧合,刮风下雨的时候,本以为没有客人来,但结果却依然是常见的大圆满结局,没客人?不存在的......
《尹食堂》为什么让我感动?因为我看不到剧本痕迹,员工们会因为没有客人而担心食材怎么处理,因为突然有大批客人来到而兴奋的不知所措。
《三时三餐》李刘海镇会因为没钓到鱼而紧张,钓到鱼后又立马翻身农奴把歌唱;那感觉就像是看到了我爸爸因为打麻将输了怕被我妈骂不敢回家,要是哪一天赢了钱说话都底气十足。
节目里所呈现出来的人类最真实的情感流露,很简单,我们完全可以做到。
那国内综艺就真的没有优点吗?有的。
我们也有暖心的地方。
《向往的生活》里,嘉宾们毫无顾忌的喝酒聊天,印象最深的是宋丹丹带着大家唱《心火烧》,那种寻回记忆就是真情流露。
《中餐厅》里张亮总是在拍照的时候照顾着碗妹,在周冬雨饿了的时候做上一碗面条。
还有芒果台的后期也值得鼓掌,看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被各种花字包装逗笑。
《爸爸去哪儿》里,嗯哼大王的娇俏的小辫子;
《亲爱的客栈》里,易烊千玺专属的小绵羊;
还有各种小剧场,比如neinei和小泡芙姐妹的八卦时间,就让我看的目瞪口呆。
不过,回到“慢综艺”的主题上,我依然觉得国内制作团队跑题了,节目本质上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任务的传统明星真人秀。
把重点放在了经营上,这也意味着他们的生活不可能慢下来。
于是整个节目就陷入了一种拧紧发条的备战状态,所有人的日常都是工作工作工作。
像李瑞镇大早上起来海边骑行、刘海镇在钓完鱼后上山来个徒步行的情形,基本上只能想想。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并非想让国内慢综艺变成跟别人一样,只是想探讨如何才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定位。
更加不希望看到它们才刚刚学会走路,就迫不及待想要跑的样子。
如果真的想做好慢综艺,就请先“慢”下来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