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新闻 >> 正文 >> 正文

的最后一天,我看戏看哭了

来源:锣鼓 时间:2022/7/12

刚看完今年的跨年晚会大乱斗,还挺感慨的。

没想到B站确实找到了一条新路子,在过去被卫视台瓜分的跨年晚会蛋糕上,分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块。

他们策略挺对,没去和卫视台拼流量、拼明星,还是继续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内容。

熬夜看完全场后,不得不承认,B站水平依旧在线。

这场极具体验感的超长待机晚会,至少给我的画上了一个惊喜的句号。

01

如果一定要给今年的B站晚会打上一个标签,我觉得一定是“文化融合”。

就像撒贝宁开场时说过的那样,“我们原本以为略显高冷的传统文化突然有了新的打开方式。”在舞台上,我们也感受到了这一点。

今晚最能诠释这句话的节目,非《惊·鸿》莫属。何冰用了“新创”两个字来介绍这个节目,我看完觉得好贴切。

当裘继戎用现代舞带领我们在梦境中穿行时,我们通过一种新鲜的方式,与传统艺术中的精髓不断相遇。

我们既看到了传统戏曲文化,又欣赏了现代舞蹈,美得酣畅淋漓。

除了美,我还看到了不舍。

裘老师从一段戏曲中退出,又进入到下一段时,我看到的是,他在和这种戏曲艺术进行一场再也不见的告别。

因此,当最后一个镜头打在裘老师的脸上,我仿佛看到了一种甘于燃烧自己为热爱献身的佛性。

这直接导致我看哭了......我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

这个节目编排也妙,融合了好些戏曲艺术:昆曲、秦腔、评剧、川剧、河北梆子、京剧。

其中有不少可能只会出现在年末各种晚会上,平时你甚至不知道该去哪里看。

但它们是值得被传承下去的。

文化传承其实是我们最近几年一直在讲的话题。

但是该如何传承呢?一直没有人能说得清。

先驱者们在不断尝试,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艺术的融合与创新。

其实还是有效果的。

好几年前,我去看白先勇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大刀阔斧地删改了原版很多情节,引入管弦乐器代替了锣鼓,在灯光和布景上也融入了更现代的表现形式。

表演现场座无虚席,而且很多都是年轻的面孔。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昆曲这种表演形式,过去它只是偶尔出现在电视上。

当时一度有新闻报道,说这版《牡丹亭》巡演后,很多昆剧院慢慢活过来了;因为确实有人通过青春版的形式入坑昆曲,了解这种独特的艺术。

但这部作品同样饱受争议,常被“专业人士”批判说,改编得不伦不类,昆曲不像昆曲,舞台剧不像舞台剧,是个哗众取宠之作。

可这又如何呢?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它的确带来了改变,给了传统文化一个重新被年轻人看到的机会,也让这种戏曲艺术焕发了生机。

裘继戎老师做的也是同样的事情。作为京剧“裘派”的第四代传承人,他一直在坚持传统戏剧的突破和创新,做了很多跨界艺术实践尝试。

这个节目就是很好的展示。

诚然,这样的方式会让很多人质疑。传统戏剧不承认他的创新型的艺术表演形式,而普通观众却依然将他的表演归于传统戏剧。

但我们决不能说它没有意义。只要这个节目播出后,有一个人愿意去搜索戏曲艺术,有一个人想去现场看看,那就是有意义的、是值得的。

02

还有另一个节目给了我类似的感觉,那就是《万物笙》。

这是一段由吴彤和赵兆,联合交响乐团带来的器乐演奏,看起来是民乐与西洋乐的斗乐,但其实也是两种演奏方式的融合。

没看过这个节目前,我确实不知道,笙的演绎这么多变,就像赵兆老师说,“一把笙演奏出了一整支乐队”。

而在后面的演奏里,《小刀会序曲》节奏一起,震得我头皮发麻。

唢呐一响,的确值它黄金万两。

这就是民乐的力量吧。

我第一次正正经经听完一段唢呐的作品,还是在电影《百鸟朝凤》里。

现实其实和电影很像,曾经被捧着的民乐艺术,在现代社会却越来越不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