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发展 >> 正文 >> 正文

对说话啰嗦的人,我们为何要和其保持一定距

来源:锣鼓 时间:2023/5/9

说话不仅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还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

古人常说的“祸从口出”,其实就是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好好说话,可惜,很多人由于性格原因,导致在说话的时候,总是让人觉得心里不踏实。

所谓“说话听声,锣鼓听音”,就是告诫我们,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要听弦外之音。那么,对说话啰嗦的人,我们为何要和其保持一定距离呢?古人总结的已经很明白了。

在元末明初相学大师袁柳庄所著的《柳庄神相》一书中,就特意提到:虚诞者言繁。

其意思是说:说话啰嗦繁琐的人,都比较虚假荒诞。

到了清朝时期,以曾国藩为首的理学大师们,将“听音识人”作为认人识人的一个重要标准,并经过不断实践,结合儒家文化、理学思想和心理学等知识,总结出,说话啰嗦的人,并不是一个人的习惯,而是天生的性格养成。

反应到其内心活动中,往往有2个最为明显的特征。

一是说话啰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掩盖内心的某种不安。

很多人认为,说话啰嗦的人,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性格比较开朗、外向。其实,这不一定完全正确。

按照心理学的说法,当一个人内心感觉到恐惧、焦躁的时候,往往会说一些乱七八糟的话,以填补内心的不安。

其实,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此类人虽然很喜欢表达,但对自己的观点或者所说的话持怀疑态度,甚至害怕别人听不明白,于是不厌其烦地反复解释。

二是说话啰嗦的人,不信任他人,总觉得自己做的一切才是正确的。

此类人的身上往往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什么事情都喜欢亲力亲为。他们不信任任何人,总觉得自己做的一切才是正确的,别人做的都是错的。

如果当他人和自己的做法有出入的时候,他们就会喋喋不休地数落,进行抱怨。

曾国藩晚年在用人的时候,也很不喜欢说话啰嗦的人,他觉得此类人天生胆小,是不喜欢负责任的人。当事情做成功的时候,就会逢人四处卖弄,觉得是他的功劳,而事情失败后,就会落井下石,指责别人未能听他的建议。

不过,说话啰嗦的人,自我感觉比较好,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甚至常常会陷入怀才不遇的境地中,岂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一个被人反感的人了。

按照曾国藩认人识人的建议,此类人最好是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凡事先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只有找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的放矢,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假以时日,就能成为一个有城府的人了。

从古人的智慧中,我们明白,远离说话啰嗦的人,其实是为了不让他们将负能量带给我们。大家觉得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