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文/王海荣编辑/磐石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眨眼之间,年已经来到,俗话说的好,进了腊月就是年。大街小巷火红的灯笼,彰显着年的喜悦;商场超市里‘恭喜发财’的歌声唱出了年的喜庆;兴高采烈置办年货的人们,传承着年的深远意义,诉说着年的古老传统。
记忆中一到了冬天,就盼着过年。过年了能有一件新衣服来遮住穿了一个冬天的破旧棉衣;过年了,能吃到妈妈包的带着铜钱的“福饺”;过年了家乡的锣鼓队会欢天喜地的敲打,挨家挨户的拜年;过年了,家乡的舞狮队会兴致勃发的表演,大人小孩脸上洋溢着淳朴憨厚的笑容;过年了,家家户户会杀一头肥壮的年猪……就这样盼着盼着腊月来了。腊八过了,孩子们开始唱着:“二十二去买酒,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把面发,二十七炸油馍,二十八写对联……”
唱着唱着迎来了杀年猪的日子。准备杀猪的人家提前几天就请好了杀猪匠和几个帮手。到了这天,主人家早早的烧好一大锅热水,杀猪匠和帮手们有的揪猪耳朵,有的抓猪腿,有的拽猪尾巴,大家齐心协力把猪按到事先准备好的门板上。猪杀好了,大人们忙着褪猪毛,掏肠翻肚,小孩子最爱的就是用打气筒打的鼓鼓的猪水泡了,像个气球一样飞来飞去,孩子们跟在后面追逐打闹。中午,院子里飘来浓浓的肉香味儿,满满的一桌杀猪菜热气腾腾。瞧,这家的女主人手艺多好,一盆猪肉白菜炖粉条,一盆酸菜炒猪血,一盆萝卜炒肉,一盆红烧猪头肉,外加两瓶烧酒。人们围着桌子吃着说着,幸福的笑声在家乡上空久久回荡。
杀完年猪就迎来了小年。这天,每家厨房里都要贴一张灶王爷的画像,面前供着圆圆的火烧,冒着热气的猪脖颈,人们盼望着灶王爷上天为百姓祈福。过了小年,家乡的锣鼓队开始练起来,有的敲鼓,有的打锣,还有一个唱小曲的跟着鼓点的节凑摇头晃脑的唱。年三十的晚饭一过,小孩子就成群结队的跟着锣鼓队准备挨家挨户的拜年了。这时候又有鞭炮拾,又有瓜子、糖,可以把口袋塞的满满的大人也不会说什么。锣鼓队先进了家族里德高望重的人家,在院子里一阵敲打说唱,给主人拜了年,说了吉利的话,再给主人磕了头,行了礼,主人家又是发烟,又是拿瓜子、糖,说说笑笑就准备去下一家。等拜好年天就亮了,几个年长的老人围着大柏树根燃烧的火堆守着百岁,迎来了新年第一天。见面问声新年好,大家都把福来报!
到了元宵节,乡亲们给亲戚拜年拜的差不多了,该舞狮队上场了。这是个消耗体力的差事,狮子有年轻体壮的后生扮演,还有替换的,两人一组,顶一个狮子套。一前一后钻进狮子套皮里,前面的人用手牢牢抓住套皮头部的下颌部位,后面的人猫着腰。一共两只狮子,领狮人手拿彩铃裆,一声令下,两只狮子扭动着腰身,眨着眼睛开始翻滚、跳跃、登高、朝拜,人群阵阵欢呼雀跃,狮子跳的更起劲了,飞跃,扑跃,跳跃,挠痒,抖毛,舔毛,动作惟妙惟肖,引来人群开怀大笑。
笑声中,万象更新了!笑声中,万物复苏了!笑声中,树木发芽了!
忘不了家乡的喜庆年,更忘不了家乡人的欢笑声!
王海荣,生于年6月,南水北调源头河南淅川人,年毕业于南阳外贸职专。一个土生土长的山里疯丫头,爱好文学,喜欢把感情寄托于文字之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