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发展 >> 正文 >> 正文

吆咿吆嗬咦,吆咿吆嗬嘿洋汤号子原来是

来源:锣鼓 时间:2023/5/21

洋汤号子的来历

在洋汤河流域内,流传着广大劳动人民口口相传、别具特色的区域性地方文化——洋汤号子,它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所吼唱的最原始最古老的民间曲调,因洋汤之水而得名,距今已有千年,现以音乐演唱的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

洋汤河是文县两江八河之一,发源于天池镇内黄林沟大山深处,由境内十余处山溪汇合而成,全长90余公里,流经两镇一乡,最终在尖山乡河口村与白龙江汇合。

洋汤号子可分为两类

搬运号子和农事号子

▼▼▼

搬运号子

搬运号子是在乡间多人搬运同一东西时(比如木头),为了使步调一致,齐心协力,由一人根据路况走向和操作即兴编词领吼,众人应和,曲调基本固定,声调高亢,雄壮嘹亮,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农事号子

农事号子是为农作物除草用的号子,又叫撵锣鼓草。为了活跃众多人枯燥的劳动场面,由两人一锣一鼓有节奏地敲打。劳动列阵哪一段落后了,就在哪一段的后面敲着锣鼓唱着即兴编的鼓励或戏谑的歌词,诙谐幽默,生动有趣,使人精神振奋,加快劳作。

“洋汤号子”唱腔独特,曲种较多,有粗犷、奔放、铿锵浑厚的九声号子,也有悠扬、缠绵、欢快的三五声号子,能够从多角度反映出当时洋汤河流域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

它是人们感情世界、精神生活的最突出表现,从而在过去的数百年乃至上千年里,在民间广为传唱。

春播

布谷声声、情歌悠悠

田园如画、鸟语花香

洋汤河哗啦啦地流

伴着那古老而高亢的回牛曲

在田野里飘荡

听,号子声声震天响

看,情妹郎哥春耕忙

夏锄

欢快的锣鼓,敲醒岁月的记忆

动听的山歌,唱出远古的风情

刨开历史沉积的泥土

再现农耕文化的情韵

诙谐、有趣、生动

逼真的情景演绎

把你带进跨越时空的精神世界

秋收

秋风送爽、田园飘香

硕果累累、红叶点点

充满丰收喜气的田野里

银镰飞舞、欢声笑语

奔忙的独轮车嘎吱声

飞舞的连枷啪啪声

汇成一首春华秋实交响曲

冬藏

——琵琶弹唱

叮咚土琵琶

犹如五指洞

奔涌的流泉、美妙的音符

恰似天上仙女的浣歌

弹起心爱的土琵琶

唱起故乡的歌谣

拉木头

古老的洋汤河

源远流长

优美的洋汤号子

澎湃激昂

展现历史画卷

追寻岁月沧桑

在粗犷与铿锵的旋律中

回味那亘古的洪荒

这里积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里深藏着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这里萦绕着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传承

闲暇时,伙伴们

可至天池寻幽静,听洋汤号子

处处妙境,这里每一个瞬间都能

让心灵萌动,诗意丛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