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板”,又叫“花板子”,因舞时表演者用檀木板击打全身而得名,是一种非常优美而又健身的传统民间舞蹈,流行于山西省翼城县。
“浑身板”表演动作,主要是右手持板击打手、肩、膝、大腿、脚背、脚心等部位,同时配以踏脚、跳转、收腿、弹腿、端腿、“射燕”“弓箭步”等一系列舞姿,舒展大方,美感十足,极具视觉冲击力。
翼城浑身板
(渊源)
“浑身板”源于明万历年间,迄今余年,来源于秋日打谷场上的一种劳动工具。其形呈板状,拍在谷穗上节奏明快,声音清脆,当地百姓受其启发,遂用本地楸木制成一头方形、一头弧形的月牙凹状檀板,用其敲打身体部位,以表欢庆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浑身板”,主要流行于山西省翼城县南梁镇的郭家坡村和王庄乡的王虎村。至今,当地还流传着一首民谣:“鄢里竹马扛大刀,王虎浑身板打法高,范村枕头鼓儿扭折了腰,郑庄的小锣鼓红火敲。”可见当时“浑身板”表演已十分流行。历史上的“浑身板”,主要用来参加庙会、祭祀、赛社等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其赛社和拜神求雨等祭祀功能消失,“浑身板”演变成了一种社火表演形式。
上世纪80年代,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等单位启动编纂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的浩大工程,翼城县文化馆的文化工作者,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对流传在翼城郭家坡村和王虎村一带的原生态舞蹈“浑身板”进行了挖掘整理,被录入《临汾地区民间舞蹈集成》卷,使这一濒临失传的古老艺术形式重新焕发出活力。
(形式)
昔时表演“浑身板”,通常是在打谷场上。平地四角各站一个打凉伞的演员,一面大鼓置放凉伞之间,大苏钹、小引锣各两副相伴鼓左右。当锣鼓敲打一阵后,四个头扎白毛巾、腰系红绸带的男青年,手持“浑身板”,扭着优美的舞姿单打、对打、混合打,板柄上的红绿丝穗上下飞扬,四角的大凉伞不时地变换旋转出各种花样,“浑身板”表演在人们尽情的欢呼声中达到高潮。上世纪90年代后,“浑身板”表演增加了踩街表演。由主板人领前,鼓、锣、钹、梆或木鱼随后,伴随着锣鼓的节奏声边走边打,气势甚为壮观。
进入新世纪,翼城县文化工作者不断探索“浑身板”在表演形式上的创新,将“浑身板”从广场搬上舞台。新编创的“浑身板”,生活气息浓厚,故事情节生动,加之精湛的技巧、夸张的动作、轻捷的舞姿、流动的队形、现代声光电技术的应用,大大增强了“浑身板”表演的艺术效果,极力迎合了现代受众的欣赏习惯,受到了各界观众的一致好评,成了国家、省、市、县庆祝传统佳节和重大活动的必备表演节目。
(传承)
传统的“浑身板”,主要靠口传手授,以家族的代代传承而延续。据郭家坡已逝老艺人郭洪鸣生前回忆,郭家坡的“浑身板”是老郭家世世代代传下来的,有关资料显示郭家坡的“浑身板”从万历十九年的第一代传人郭正到年郭凯华、郭晋南、郭盼龙,已有十八代传人。王虎村的“浑身板”,从年生人郭成章到年出生的郭小强,亦有六代传人。两派传人都沿袭了古老的家训,只传男不传女。因而,当时的翼城“浑身板”表演规模都很狭小,影响也有限。
翼城浑身板登上央视元宵晚会
近年来,翼城县文化馆创办了“浑身板”传承基地,培养了一批新潮、时尚的传承人。翼城县科教文化局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开发了“浑身板”校本课程,以翼城西街小学为代表的“浑身板”非遗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克服了家族式传承流传区域小、相对封闭的弊端,使这一古典的原生态舞蹈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年“浑身板”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年获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大奖赛“作品奖”;年5月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群星讲堂”群星奖精品节目展演;年元月参加“龙腾三晋”春节联欢晚会;年走上“我要上春晚”的大舞台;年惊艳央视元宵晚会。
如今,“浑身板”已和翼城“花鼓”一样,成为翼城文化大发展的一张王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