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图片 >> 正文 >> 正文

这台庙会,延续了1500年

来源:锣鼓 时间:2023/3/9

这台庙会,延续了年……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李治范远志通讯员刘盼杨柳

尽管是霏霏细雨,依旧挡不住广东、江西、湖北等地朝圣人的虔诚,遮不住方圆百里千里万里父老乡亲们对幸福的向往,对庙会的浓浓兴致。

2月17日,长沙县梨街道陶公庙广场聚集了五六万赶庙会的群众。“祈福纳祥文化迎春”长沙陶公庙会文化旅游活动暨乡风文明建设启动式拉开序幕。当地人介绍,这里的庙会有多年历史。

从非遗表演中回望千年历史

正是农历正月十三,陶公庙周边商贾云集,琳琅满目的各类商品、飘香诱人的美味食材、精彩纷呈的民俗表演,令慕名而来的游客目不暇接,处处洋溢着欢乐与喜庆的氛围。

寒风细雨中,一台极具长沙地方特色的花鼓戏《刘海砍樵》《打铁》表演引得一片叫好。花鼓戏表演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是流传数百年来的民间歌舞形式,由于其动作性强,唱腔优美,队伍精干,便于街头巷尾、划地为场,循性说唱,生活气息浓郁,风趣活泼,载歌载舞,乡土语言,通俗易懂,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陶公庙始建于梁天监年间(-),奉祀晋太尉陶侃之孙陶淡及其侄陶煊。据《晋书》,陶淡,字处静,与侄专心修养,结庐临湘山,相传在这里“羽化升仙”。后人在此“建立祠宇”,并“洁布仙躯”,即供奉他们的“肉身”(木乃伊)于此。清同治《长沙县志》载:“陶公二真人庙,在明道都六甲朗梨市………相传庙建自梁天监中,迄今千馀年矣。”

每逢两个陶公菩萨生日一农历正月十三和八月十七日,当地都举办盛大庙会。庙会每次时间长达10天左右。前来赶庙会、朝拜的香客成千上万,其中有来自川、鄂、豫、浙、闽、赣、粤、桂等地的香客。自古以来,每次庙会古戏楼上好戏连台,长沙城里的戏曲名角都登台演出,整天整夜连演连喝。正戏开唱三天,接唱还愿戏文,唱得精彩时,有钱人争相往台上抛赏钱,穷人家则为之喝彩。庙坪里,玩龙、舞狮、罗汉舞、竹马灯等竞相上场,庙会成了百艺汇集之所。庙会期间,商贾云集,买卖和交换商品的生意十分红火,香客或客人涌如潮,热闹非凡。人们因为庙会的需要,结庐成市,首先形成了“三仙街”,接着逐渐形成了今日的梨街道。因此,有民谣云:“梨街上不作田,两个生期吃一年。”

来自河南的陈曦是好韵味公司新招的员工,这是他第一次来陶公庙,也是第一次逛庙会,舞龙舞狮、滚灯车、锣鼓亭子、皮影戏等民俗表演和非遗展示让他应接不暇、叹为观止,不禁感叹:“今天的展演节目不单让我了解了长沙的民俗文化,这场盛会更是一次展示本土非遗保护成果的舞台,特别是《八仙拜寿》皮影戏表演太有趣了,非常值得一看。”

从非遗产品中品味老长沙的记忆

金井绿茶、腊八豆、小花片、麻姑井糯米黄酒、玉和醋、湘绣……非遗产品琳琅满目。糖画、臭豆腐、糖葫芦、烤面筋等地道小吃,让大家重回老长沙,追忆老长沙的美好羁绊。

“我要一个小猪佩奇”“我要小马”……一位“60”后糖画师傅的摊位前,吸引了很多人尤其是小朋友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