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资源 >> 正文 >> 正文

三棒鼓曲艺瑰宝杂技奇葩

来源:锣鼓 时间:2022/8/26

□李春国

三棒鼓,源于唐戏三杖鼓,明代成型,属湖北曲种。这种融演唱、演奏、杂技于一体的传统曲艺,以抛耍三根特制嵌有铜钱的鼓棒击鼓伴唱而得名。广泛流传于鄂西南边邻地区的这种曲艺走唱形式,是一项集打击乐器、口头文学、技艺表演、武术杂耍为一体的文体活动形式。它来自于生活,并在迎神赛会、民俗节日、家庭仪式、婚丧嫁娶等聚会活动中演绎生活、升华生活。包罗万象的三棒鼓唱词有曲艺宝库之誉,抛刀绝技有杂技典范之称,三棒鼓不愧是传统曲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年5月23日,三棒鼓(湖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棒鼓的历史渊源

三棒鼓,又称“花鼓”。明沈德符《顾曲杂言》记载万历年间的演出景况:“吴下向来有妇人打三棒鼓乞钱者,余幼时尚见之。”《通俗编俳优》引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吴越间妇女用三棒上下击鼓,谓之三棒鼓。打撩万不失一,杖音与歌声句拍附和为节,又能夹一刀弄之。”

据传,三棒鼓,明末清初传入咸丰,清末流传渐广。经过长期的演唱实践,逐渐形成融响器、说唱、杂技于一体的独特走唱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

民国时期,咸丰名艺人胡鹤龄,唱技、刀枝超群,是湘、鄂、川、黔边境地区三棒鼓演艺高手。除演唱传统历史故事外,他即兴创作,见啥唱啥,对答如流。抛刀花样有黄友缠腰、双龙抱柱、水中捞月、含刀鸣炮等几十套。他有绝技“十二把刀”之誉,抛耍三把刀时,能将放在地上的九把刀一把把拣起分别放在头上、肩上、腿上、腿下、口中,然后轮换将每把刀抛一次,再一把把放回原地。此一绝技,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集。

三棒鼓的技艺特征

(一)表现形式

三棒鼓演唱,融山歌、民歌和曲艺为一体,音域宽广、浑厚、高亢,和着悦耳动听的锣鼓声,气势磅礴。打唱者按节奏击鼓,边抛边打边唱,锣鼓间歇,歌声即起,因有调情逗爱、幽默逗趣、设谋斗智的歌词,气氛欢快热烈。演唱时用高亢的唱腔,加之锣鼓穿插、帮衬,人声与器乐声交织,场面十分壮观。歌词句式协调,平仄和韵。规整的方言韵律,使其地域特色浓郁,原生态韵味悠长。

与生活相伴、与欢乐相随的三棒鼓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是因其唱打方式直率、质朴,传承历史悠久,群众喜闻乐见,而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播功能。其曲调简约明快,独具特色,极富感染力。

演唱内容有由古典小说、民间故事编成的唱本,更多的是即兴随编随唱的唱词。如果把土家山寨比作歌的海洋,优秀三棒鼓艺人,就是一座歌的宝库。“鼓架一打开,取出歌本来,唱古唱今唱世界,歌词在脑海。”说唱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传说、山川湖海、动物植物、区域时空、风土人情。它传播知识、交流感情、颂扬美德、鞭挞邪恶,堪称土家人生活的百科全书。

(二)表演艺人

三棒鼓演艺艺人,分单人、双人、多人。单人表演者将鼓摆在前面鼓架上,将锣挂在鼓架下面,锣棒套鼓架用细绳连接脚踏板,表演时,抛耍三根嵌有铜钱的鼓棒击鼓,口唱词、手打鼓、脚踩踏板敲锣,锣鼓节拍按抛棒速度而定。双人表演则一人抛棒击鼓,另一人打马锣,由打鼓者独唱或二人对唱。多人同台表演,打鼓唱歌、打锣和抛刀叉棒,则根据场地、情景需要,进行合理的分工。

(三)表演道具

1、牛皮鼓。手工绷制扁平圆鼓,鼓面七寸五、三寸多高。

2、鼓架。一般有六根小竹(站打鼓架二尺五寸高、坐打鼓架一尺五寸高),用麻绳捆扎成下宽上窄三足支架,上面放鼓。

3、鼓棒。鼓棒七寸半长,每根鼓棒凿三个方向交错的方孔,每孔镶嵌三个铜钱。若用花棒,则长九寸九。

4、马锣。锣面七寸直径,边高半寸,平底铜锣。

5、锣捶。六寸长杉木、梦花木等泡木木捶。

6、刀具。带把九寸九长钢刀或钢叉、菜刀、镰刀、斧头。

7、花棒。九寸九长硬杂木,两端捆扎花耍须圆棒。

8、连夹棒。也称连绞棍。棒长二尺多,杉木圆棒,两头略粗,中间细长;两根撬棍则是如小指头大小的细长竹棍或杂木棍。

(四)表演场所

表演场所可宽可窄,可戏台、剧场,也可主家堂屋、田间地头、村寨院落、社区广场,小到几平方米平地也能表演。草台班子参加迎神赛会、民俗节日、家族礼仪等聚会活动时,用几张桌子搭成戏台,称之为“平台花鼓戏”。

三棒鼓的词曲韵律

三棒鼓歌词、声腔、韵律有相对固定的结构,唱词一般以直白为主,但也不乏古诗的韵味,既可以是固定唱本,也可以现编现唱,还可以采用盘歌的形式一问一答,属原汁原味的草根文化,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声腔有平腔、悲腔、傩愿腔等。唱词、声腔非常讲究押韵,一板一韵、一小节一韵、一唱本一韵。

(一)歌词。三棒鼓唱词通俗,词句简短,四句一组,一组一韵。一般为五五七五句式,如:“土家三棒鼓,历史很悠久,世代相传天涯走,绝技前人留。”也用五五七七句式、七七七七句式,还有五五七句式。

三棒鼓的锣鼓曲牌不变,唱词除了固定的唱本唱词外,均为即兴编词随口而唱。唱三棒鼓都是脑筋灵活、口齿伶俐者。现编歌词内容生动活泼,即兴创作,见人唱人,见物唱物,咏物及人。歌词要紧扣主题,每一场次只有一个主题,主题唱词必须围绕中心,忌讳歌词偏离主题与中心。

唱词内容一般有进门唱词(拜码头、开财门、请神、赞主人、赞坐场等)、主题唱词(拜年、节庆、红喜、寿诞、乔迁、庆丰收、开业庆典、宣传时政等)、正本唱词(古典唱本、新编歌谣)、扯白(围绕时序、情景、人物现编词)、拜别唱词(送神、扫五瘟、祝福、道别等)。“白会”唱词内容一般有进门唱词(现场场景)、拜灵唱词、参灵唱词、正本唱词(古典唱本、新编歌谣)、白话文(扯白)唱词、劝孝、辞灵唱词、送亡唱词、辞别唱词等。

(二)声腔。声腔有高腔、平腔、悲腔、傩愿腔、杂花腔等。三棒鼓也有九腔十八板、三十六个号、七十二调式的说法。单一的三声腔歌,俗称“三音歌”,有语调、韵调、歌腔、歌调四种不同的旋律风格。

三棒鼓为单曲分节歌体,歌词以四句为基本单位,每句有锣鼓点连接,节奏为2/4拍,音域不宽,属于山歌曲体。一般有起、承、转、合四个不同的单曲体。其调式一般为羽调式、徽调式两种,鄂西南、湘西为徽调式,除此而外多为羽调式。

三棒鼓的声腔风格朴实,委婉低沉。唱词融入当地花灯锣鼓、山歌、小调、田歌等内容,富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由于抛棒击鼓有固定的节奏规律,歌唱时声腔节奏平稳,变化不大。

演唱腔调虽大同亦有小异,因地、因人各有不同,就是同一院落的艺人,跟随不同师傅学艺,都存在腔调差异,经常磨合,演唱腔调才会相近。

(三)“韵脚”。韵文的句子,最后一个字,韵母相同相近,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同一韵母称为同韵脚。歌词必须押韵,若唱词不押韵,不仅觉得歌师缺水平,而且听来不顺耳。一人独唱每段四句一韵,多人对唱无论是一人一段或一人一句,都要求前者唱什么韵后者跟韵,若不跟韵则视其为外行。早年,要求每板唱词,一、二、四句必须押韵,第三句可押可不押;近年来,从事三棒鼓演艺的专业人士,要求每板唱词句句押韵。

三棒鼓一般用本土方言编词,与普通话词语存在一定差异,韵脚分类也有分十三个、十六个、十八个韵脚。

十三韵:1、中东韵,2、发花韵,3、梭波韵,4、一七韵,5、怀来韵,6、江阳韵,7、灰堆韵,8、乜斜,9、言前韵,10、遥条韵,11、姑苏韵,12、人辰韵,13、由求韵。不同地区对相近音韵用字也有细微差异,如果方言演唱时,卷舌音与不卷舌音混淆,而导致只有十三个韵脚。十三韵母按照韵腹相同或相似(如果有韵尾,则韵尾必须相同)的基本原则归纳分类,目的是为了使诵说、演唱顺口、易于记忆,富有音乐美感。特别指出的是,在咸丰县及周边地区,十三韵中每一韵的名目不过是符合这一韵的两个代表字,只要同音亦同韵,并没有其他的意义,不影响编创唱词的押韵,所以同样也可以用这一韵的其他字来代表该韵,如“梭波韵”也可以叫“婆娑韵”、“言前韵”也可以称作“天仙韵”等。十三韵的姑苏、衣欺对应姑、鱼通韵。

十六韵:1、生辰(星晨、清晨、人辰)韵,2、汪洋(唐黄、江阳)韵,3、古佛(孤狐、姑夫、姑苏)韵,4、知词(支持)韵,5、稀奇(提习、一七)韵,6、非为(飞为、推唯、亏尾、灰堆)韵,7、黑白(乜斜)韵,8、东风(中东)韵,9、抓马(花马、发花)韵,10、梭罗(梭坡、梭波、薄合、婆娑)韵,11、开怀(怀来)韵,12、寒山(天仙、言前)韵,13、游求(流求、由求)韵,14、豪陶(交保、遥条)韵,15、诸如(区雨、出入)韵,16、二尔(二儿)韵。

十八韵:一麻,二波,三歌,四皆,五支,六儿,七齐,八微,九开,十姑,十一鱼,十二侯,十三豪,十四寒,十五痕,十六唐,十七庚,十八东。

三棒鼓的表演技巧

(一)演唱技巧

三棒鼓表演,既讲唱功,又讲抛功。唱功,主要是即兴创作,见啥唱啥,对答如流;唱本子要熟记于心、信口而歌。

1、演唱形式

三棒鼓演唱形式多样,一般有独唱、对唱、多人轮唱。一人独唱,由一人手抡三根木棒轮次击鼓,并以一棒轮流抛掷空中,边舞、边击、边唱。打鼓人即兴编词随口唱,视情景见人唱人、见物唱物、见事唱事,如开门曲、月望郎、叹五更等。也可从演唱小曲到中长篇,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二人对唱,由一人引领,另一人紧跟所引话题接唱,或对唱、或对答、或盘歌。多人轮唱,既可一人唱一板(段),唱同一话题;也可一人唱一句,唱同一内容,称为唱“插花韵”。

演绎三棒鼓,没有时间和季节限定,从春华唱到秋实,从寒冬唱到夏至。贺喜唱《天仙配》,贺寿唱《八仙庆寿》,贺乔迁唱《摇钱树》,吊孝唱《十孝》、《十月怀胎》等。

2、演唱技巧

三棒鼓的唱词,一般是五五七五字句,四句为一组,演唱时每小节的第四句要重复半句。每一小节击响锣鼓四遍,前三句是每唱完一句击三响,最后一句唱完即每小节结束时击响十三响。如唱“学打三棒鼓”,锣鼓打“锵锵锵”;唱“学又学得苦”,打“锵锵锵”;唱“三岁学到一十五”,打“锵锵锵”;唱“学起呀,学起走江湖”,打“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领队打鼓是主唱,用三根棒一边唱、一边抛、一边击鼓。其他人是副唱,或敲锣、或抛刀叉或舞连绞棒。

(二)锣鼓伴奏技巧

1、锣鼓节奏。每唱一字为一拍,"锵"为锣鼓同鸣声,每声占一拍,标点符号也占一拍。每拍的快慢取决于花棒下落的速度,任何一个花棒下落一次均为一拍。因此,如果花棒抛得低,下落的频率就快,每拍所占时间就短,反之,花棒抛得高,下落的频率就慢,每拍占的时间就长。

2、鼓的打法:艺人所敲击的鼓,用三足支架架起,以抛耍七寸半长的三根特制嵌有铜钱的鼓棒击鼓,鼓棒抛打起来,铜钱相互碰击,鼓棒上下翻飞,落鼓合拍成音。杖音与歌声句拍附和为节,每一小节击响鼓四遍。前三句是每唱完一句击三响,最后一句唱完即每小节结束时击响十三下,即三一五三一节奏。也有用三一一五一、三五一一等多种节奏。

3、锣的打法

艺人击打的锣为七寸直径铜锣。打锣引子,前三句是每唱完一句各击三响(锵锵锵),也有击四响的(锵、锵锵锵或锵锵锵、锵);最后一句唱完即每小节结束时击响十三下,即三一五三一节奏(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也有用三一一五一(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三五一一节奏(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

(三)抛棒、抛刀技艺

1、抛棒。抛棒技法几十种,抛棒招式来自生活,演绎生活。一般有收割打场、闹春耕、拜年节、庆丰收四套棒法,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演推磨、舂碓、簸米、筛米、纺纱、丢梭、砍柴、扛柴、割索、打铁等技艺,使劳动场景再现;表演飞禽走兽惟妙惟肖。表演者技艺高强,表演时精力高度集中,用力适当,贯通一气,并与演唱者配合默契。

(1)抛花棒。抛打三根长九寸九花棒,左右手各拿一根,将另一根抛到空中,左右手轮番抛、接花棒使之在空中翻飞落于手中不得落地。

(2)打连绞棒。为一根两头粗中间细长二尺有余的圆棒,舞者左右手各执一根小棍,将棒抛在空中,前后上下拨弄,左右开弓,击打空中花棒使之往复旋转不落地。招式有金钱吊葫芦、高空击物、跑马射箭、手舞足蹈、单手抛龙旋风等数十种。

2、抛刀。抛刀者所用刀一般为专门打制的钢刀,也有高手抛锋利的杀猪刀、菜刀或砍柴刀,一般为三把。艺人手抛刀、叉均为七寸半长至一尺长,刀叉在空中上下翻飞,左右穿梭,银光闪闪。技艺高强者,突然把刀抛得很高,来一个腾空飞脚,转身外摆,继续接刀上抛,令人眼花缭乱、不禁称绝。

抛刀动作,有金线吊葫芦、观音坐莲台、雪花盖顶、野驴含花、黄龙缠腰、苏秦背剑、古树盘根、太公钓鱼、老君造刀、双龙抱柱、鲤鱼飚滩、王婆纺线、仙姐耙纱、织女丢梭、仙人搭桥、大鹏展翅、金鸡独立、长年推磨、董永舂碓、美女梳头、绣女穿针、美女割索、仙姐筛米、跑马射箭、空中取宝等数十种。

抛刀的技巧性很强,思想要高度集中,抛刀用力要适度,动作要敏捷准确,稍有疏忽大意,不但表演失败,还会刀伤艺人或误伤他人。因此,凡是学抛刀者,均需经常练习飞刀抛接技术,做到闭目均能抛接刀棒。抛刀人抛花样动作时,唱的人要相互配合,抛什么动作,就用唱词唱什么动作,让观众知晓。

三棒鼓把歌、舞、乐、技融入生活,升华生活,是土家人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历代先贤留传的宝贵文化遗产。多年来,咸丰县的土家艺人,让三棒鼓技艺薪火相传,并不断丰富其内涵和形式,使得这一优秀传统曲艺之花,绽放出了更加绚丽的光彩。

来源:《唐崖》年·秋责任编辑:刘安杰

编辑:曹征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