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南民间晚上,如果家里的小孩不听话,家里的大人就会吓唬小孩说:“不能哭,外面红眼绿鼻子来了”。小孩听后立马就不哭了。走在老街上,有的老乡看到另一老熟人穿着特别华丽,周正,就会故意调侃说:“你看你穿的给人灯一样”。这里说的“红眼绿鼻子”和“人灯”就是指我们家乡的“人灯舞”。
说起我的家乡,那就不得不提一下,著名的电影或电视剧“铁道游击队”,我的家乡就里电影里所说的“沙沟”,它是鲁西南枣庄市和江苏眦邻,紧靠微山湖的一个大古镇,古镇由六个大村组成,是镇政府驻地,一条古河穿镇而过,沙沟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新时器时代己有人依河而居,明清设守备营,为军事重镇,最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人灯舞”。
“人灯舞”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起始于商周时期,人灯舞表演就以一种驱邪除怪,祈福求祥,评政论世,友善讥讽为主题,以佩戴假面具,随意而舞的表演形式出现。
在鲁南人灯舞的原形可能就是《论语·乡党》记载中的乡人傩。所用道具也就是人灯舞前身表演道具。表演者戴上假面具,点燃一堆篝火,利用这种形式驱邪除怪,祈福求祥。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这种表演形式逐渐演变成祭祀灯舞。建国后,人们把这种民间游艺活动传承下来,改变了过去的表演方式,成为人们的娱乐形式。改变后的表演形式是在锣鼓的伴奏下,人灯在街上行走,主要靠人头的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及队列的变换来吸引观众,以达娱乐的目的。
这种表演形式,在沙沟古镇的历史演变中,不断变化,在古代时,人们为了表达对贪官污吏的憎恶,而进行对贪官污吏及恶人进行丑化,讽刺。随着时代变化,沙沟的先辈们就把人灯舞这种古老的表演艺术借鉴过来。当时的表演形式是:一人或多人,身穿特制的大褂,这种大褂特别长,连人头都裹在大褂里边。头顶一独凳,独凳上系一提水用的泥罐,泥罐用人工打制出人的眼、鼻、嘴五官,泥罐就化妆成人头,头上戴顶礼帽,罐内点燃蜡烛,故名人灯舞,眼饰成红的,鼻子饰成绿的,又称红眼绿鼻子。头(也就是系在独凳上的泥罐)在街上走时,可以前后左右,在大褂内人的操作下随意转动。
人灯舞一般在盛大的节日演出,特别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举行,我们这的表演一般是从正月初一表演到正月十五,在七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由于过去没有电视,电影放映又少,人们的文化生活贫乏,听大鼓,看大戏,看“人灯舞”成为人们娱乐的节目。现在老街上的六零、七零后的人,都经历过追逐“人灯舞”的乐趣,晚上表演时,众人围绕一堆点燃的篝火跳各种各样的舞姿,表现出一种狂野的姿态;白天,人灯在街道上行走时,大褂内的人用手操作板凳,板凳和泥罐可以前后左右转动。人灯前后各有金童、玉女,小丑,花脸,媒婆,行者,各伺其前后,小丑穿着古装,踩着高跷,扎着冲天辫,媒婆(男扮女装),叼着烟袋,行者打着“花竿”在前引路,各色人等踩着高跷,各种搞怪,尽情表演,正常的一组也得十来个人。我们镇六个大村,大人小孩像尾巴似的,从这个村,追到那个村,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那热闹劲就甭提了。
“人灯舞”的表演者,有个12字口诀,即:颠如浪,颤如簧,行如云,停如墙。表演者都是二十岁上下的小伙子,没有体力,身体不灵活,无法充当“人灯”的。表演者肩顶板凳,凳子上顶着挖出鼻、口、眼的泥罐,脚下踩着高跷,即要保持平衡,还要泥罐转动,进行表演,没有两三年的训练,根本表演不下来,更何况,六个大村子都要绕过来,因此每年沙沟镇一村大队部,从每年进入腊月,都要由民间老艺人,对年轻人进行训练,训练一个月,进入年初一,表演队正式开始表演。从正月初一一直表演到正月十五。
“人灯舞”是几千年来,先辈们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镇的人们,在将这一民间艺术,一代代传承,发扬光大。“人灯舞”承载着民间艺人的心血,承载着古镇人的美好记忆。
图片来自网络,家乡民俗,欢迎评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