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资源 >> 正文 >> 正文

演社火的人和他们的马儿

来源:锣鼓 时间:2022/12/2

巡演的马社火表演。

19匹身形匀称、肌肉结实、鬃毛泛着油油亮光的骏马,个个昂首扬尾,拥挤在马场里,奋力嘶鸣、奔腾、跳跃……自然卷曲的鬃毛来回抖动,在脖子上拍打鼓点,为此起彼伏的铃铛声伴奏,似乎要吹响即将冲出围栏的号角。

只见那气势袭来,如惊涛骇浪般不可挡。冲锋、碰撞、搏击的酣畅雄姿,在阴沉的天空下打破了隆德县陈靳乡新和村的恬静。

这一次,赵世荣是绝对不会让马儿们出去的。

在新和村里“遛弯”的马儿。

非遗传承人赵世荣维修元帅头饰。

新和村°旋转相框。

马社火演出需要的服装和道具。

原因还得从年的初秋说起。连着几天的大雨下得让人心慌,顽皮的马儿趁赵世荣不注意跑进山里,山路泥泞曲折,难以行走。这么久马儿没回来,怕是凶多吉少了,但他还是抱着一丝希望进山寻找。下午时分,忽然有一种直觉,让赵世荣在一处草木茂盛、易进难出的山沟处,看见几块被雨水浸湿的骨头。他心头一紧,“大小5匹马,被成群‘土豹子’咬得血肉模糊。”那之后赵世荣心里就多了一道坎,他能做的就是好好照顾“马二代”,不让“马一代”的悲剧重演。

不好养的马儿

“养马是草原子,养骡子是料仓子。马喝水、吃草操心不到就肚子疼呢。脾气上来就抢料吃,踢人,连表演也撂挑子。”一群马,有一两匹性子刚烈,调皮不听话。还有几匹马儿见多识广,听到车踩油门加油的声音也加速,车减速马也减速,不知是和车比赛还是和自己较劲。群马全靠头马带。一个马群始终保持一匹头马的领导权,抢夺的方式就是打架。“种马咬山马,一跳上去就往死咬。”说这话的时候,赵世荣正注视着吃草的马儿们。

“马的性格不一样,也有不合群的,就像人一样,也有小团队。”赵世荣指着对面吃草料的马群说,“最大的黑马五岁,小一点的三四岁。你看那匹小黑马,经常就是孤零零的一匹,以前还和其他马同行,后来老有矛盾,就像人闹别扭一样,也倔,索性就自己玩。”环视了一圈又指着两匹黄色的马说,“这两个年龄相仿,干啥都在一起。还有那4个,是一个小团队,经常聚在一起,不落单。”

撒娇是小马驹的特长,“看到我就过来蹭衣服,把马屁股支过来让挠。”等赵世荣轻轻拍几下,小马驹再乖乖地转身把头贴到他的掌心,温驯得像是从来没有倔强过。其他的马儿看到也不甘示弱,纷纷过来簇拥着赵世荣,和倔强时的表现天差地别。

除了撒娇,马儿们还有一个绝活让赵世荣又爱又心疼——马社火。

马社火是在马背上演出的社火。一方面,要根据剧中穿戴要求,用绫罗绸缎装饰马身、马头、马脖子,披红戴花装扮马儿;另一方面表演者在随机应变做不同姿态时,要双脚踩蹬,立于马上,手持刀、矛、剑、戟等道具。马儿因此成为重要的角色之一,需承重多斤。每到冬天,他看到演员站在马背上表演,精瘦的马儿边走边驮着人和服装道具,愈发心疼,暗下决心:一定要养好它们。

养马的人

那么,赵世荣是谁?

这事儿还得从年之前说起。“隆德县那时候过年没什么能玩的,就只有马社火了。”按照当地的传统习俗,马社火正月初九“出窝”,农历正月二十三就鸣金回窝,不再表演。因为爱看马社火,乡里人总是数着日子盼,在农事消闲中盼到一年一次的马社火,但往往还没看够就结束了。没看到马社火表演的“粉丝们”只能抱憾一年,等第二年再看。隆德县陈靳乡新和村的赵世荣就是每年在“扎高台呀耍社火,娃娃压成一摞摞,老汉笑成背锅锅,小伙闹成一窝窝,女子心野懒做活”的顺口溜中成长起来的。

赵世荣曾在部队里做过文化干事,擅长吹拉弹唱,“过去唱样板戏、打快板、说相声,通过黑板报给各村宣传政策、发通知,选文化传承点,马社火就是当时的文化传承点之一。”马社火需要马匹演出,都是从养马的村户家里组织,“那时候马都是富人养的,所以凡是能驮(东西)的都可以演,各村都有。”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移民搬迁、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尤其是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等因素影响,驴和骡子渐渐不见了踪影,更没人填草喂料,养马农耕。

演马社火的马匹越来越少,难以为继。

“后来没马了,也就没人再表演马社火了。”从部队退役后,赵世荣不忍民间文化艺术濒临失传,想从自己家组织马社火。不仅养马,他还潜心研究马社火。他精通秦腔、样板戏的戏曲编排,经常被请到各村讲授排戏、组织马社火,对马匹养殖、社火马儿们的造型摆布越来越精通。

“头一年只买了几匹马,连杆子都没有。第二年有马没马车,有新想法也做不到。”起初,参与者演一场给50元补贴,有的人演出结束就扔了服饰,下一场也不来了。赵世荣组织一场马社火,没有收益和好处。他不仅要自己搭钱养马、组织表演,还要自己做头饰和道具的维修,为此每年要付出10多万元。

赵世荣埋头只做传统文化传承工作,从村里的非遗传承人,成长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最终成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人物。

文化传承的背后是自信

马社火成为新和村最核心的吸引力,为村子带来了不错的年收入。每个节日都有表演,规模有大有小,常年有学生、游客们亲身体验:照着脸谱一丝不苟地化装,穿上戏服,跨上马背,行走在村道上。那一刻,他们仿佛穿越到古代,一个个成了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张飞、花脸的曹操,还有那英姿焕发的赵子龙、巾帼不让须眉的穆桂英,英雄远征的豪迈感油然而生。从白天的表演到晚上的篝火晚会,文化自信,让他们爱上了神奇的马社火。

想要将马社火传承好并发扬光大,还要走出村子,走到其他景区寻找更大的市场。

隆德县文旅广电局每年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购买30场次马社火表演,应用到文旅产业的发展中。今年7月9日,在红崖老巷子景区,隆德县文化旅游广电局举办了“清凉隆德行·相约老巷子”非遗巡演、体验活动。新和村村民现场装扮并表演马社火,邀请游客参与骑马表演、体验等,使游客亲身感受高台马社火的魅力。此时,马社火仿佛跨越时空界限,实现今人与古人思想最深层的对话与交流。

每次游客表演马社火,都是六盘山中的一道靓丽文化景观:在绿水青山相交的大道上,一支古装队伍如行军般铿锵有力,领头人大旗一摇,锣鼓震天响起,议程官手挥羽毛扇,念词掷地有声,配合默契、整齐划一。身披彩衣、头裹彩巾、画着脸谱的社火演员,正骑着头戴红花的马儿向房车营地缓缓走来。游客在参与马社火表演时,潜移默化地增强了文化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

马社火深度融入乡村旅游,丰富着新和村避暑旅游和年俗旅游的元素,不仅解决了马社火传承经费不足问题,增加了村里的经济收入,还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和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利用的成功案例。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文化自有大美,更需自信以持之。这群马儿于赵世荣、赵小龙父子而言,已不仅仅是传承马社火的重要角色,更是以梦为马的同行者。

好马儿敢和养马人顶撞,敢向平庸叫板,敢在泥潭里雀跃,敢在逆境里奋争,敢直面背上的重担,敢从零起步演好非遗,也会在一轮新的月亮升起之时静立仰望。

多年前的风早已止息,新和村仍保留着演马社火的习俗,爱马的人和社火马儿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文旅融合中的马社火

看着父亲年龄大了,身体和精力渐渐力不从心,从小耳濡目染、受到家庭氛围熏陶的赵小龙接过了马社火传承的接力棒。

年,新和村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乡村旅游基地,主要的表演项目就是马社火。赵小龙和父亲养的16匹马儿开始走进村里大型活动的舞台。通过参加县里的社火大赛,得到县领导的肯定,“马社火发扬传承好,就能让游客亲身体验,以此作为一个旅游项目,宣传推广社火文化。”隆德县补贴了19匹马的购买费,又做了七辆马车,解决了前期资金困难。

隆德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万元专项资金,通过举办社火大赛、培养传承人、鼓励部分地区村民养马等方式,加大对马社火等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力度。赵小龙就是培养的传承人之一。

自从隆德确定了自治区马社火传承基地后,文化活动从刚开始的每年一次,增加到30次。白天有夏令营研学、景区体验项目,晚上有马社火表演。有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专项资金,赵小龙入不敷出的燃眉之急得到缓解。

有了资金和设备的加持,“人多得挤不过来,周围摄像机都架满了。”年,隆德县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高台马社火)”。陈靳乡新和村成为马社火的传承基地。

想从隆德县名目繁多、形式多样的“国字号”社火中传承发扬马社火并非易事。多年前,隆德人根据居住的地形、地理特点和条件,借助畜力将两种不同的民俗社火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创造出了高台马社火。表演内容为古装折子戏,扮演的皆为戏中主要人物。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单刀赴会”“桃园三结义”等英雄故事,以及象征平安吉祥的“四大灵宫”“刘海撒金钱”等。

身为新和村党支部书记的赵小龙,把马社火作为新和村乡村旅游的招牌进行塑造,把马社火当作新和村乡村旅游最大品牌进行经营。在隆德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赵小龙综合开发新和村的乡村旅游。民宿、房车营地、水上乐园、篝火大戏、夏令营基地、农家采摘、暖锅等旅游项目一个一个做了起来,新和村乡村旅游火了起来,成为六盘山地区有名的旅游村。(见习记者杨玉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4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