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路上好八连”从霓虹哨兵转型为特战尖兵。
“南京路上好八连”官兵伞降着陆。
“南京路上好八连”官兵海训时进行沙滩格斗。胡雪峰摄
营房还是那座营房,八连却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海面风高浪急,潜泳米后,周小龙浮出水面。
他对自己这次考核的表现还算满意——出水点与目标点误差8米,定向潜水课目成绩良好。
从某警卫侦察分队调入“南京路上好八连”3年多后,士兵周小龙与八连一起开启了转型之路。
与一些南下北上、千里移防的单位相比,八连的改革转型似乎没有那么轰轰烈烈。
年4月25日,时任连长李旭带着全连官兵摆开四面威风锣鼓,迎接改革后融入的新鲜血液——周小龙等14名从外单位调入八连的新战友。
李旭把新战友迎入营房,热情地帮他们整理完床铺后,八连转型的第一步——“合编”,就算完成了。
安顿完新战友,李旭怔怔地看着连旗上熟悉的“摩步八连”换成了陌生的“特战八连”,恍惚间感觉自己也成了连队的一名新人。营房上“南京路上好八连”7个烫金大字,提醒着李旭,这依然是自己成长了10年的连队。
八连有每天晚点名背诵《八连颂》的传统。那晚,口令下达后,新来的战友面面相觑,手足无措。个别有心人在点名前向八连士兵请教了连训,背诵起来也吞吞吐吐。
讲评当天工作时,李旭看着底下战友迷茫的眼神,隐约感到“肩上的担子轻不了”。
很快,一次官兵思想调查证实了他的感受:不到六成的人认为自己能很快适应特战岗位,超过五分之一的人认为连队的老传统与新任务不相适应。
调查问卷上这些数据,展现了一个相当严峻的形势。
“拒腐蚀、永不沾”“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八连的三大优良传统。这些崇高的精神品格,曾使八连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
如今,一些官兵觉得,这些传统与当前聚力特战转型的新形势有些格格不入。
第一个被传统“撞了一下腰”的,是少数民族士兵吉木呲呷。为了传承艰苦奋斗精神,八连在洗漱间设置了一个节水桶,官兵洗漱后的水倒入节水桶中,冲厕所时再重复使用。
刚调入八连,性格大大咧咧的吉木呲呷没有在意,多次把洗漱水直接倒进水池。一次晚点名,他被重点批评。
“在老连队,这根本不算个事。没想到,在八连却被‘上纲上线’,一点情面也不留。”吉木呲呷有些想不通。在他看来,军人把训练搞好就行了,八连坚持的这些东西总感觉“有点虚”。几次摩擦之后,吉木呲呷甚至向上级申请调离八连。
无独有偶,新调入的士兵杜尚斌对每月两次上南京路为民服务也颇有微词:“上海老百姓生活水平那么高,免费的理发、补鞋服务对他们帮助能有多大?我们特种兵平时训练任务那么重,每月还要去为民服务,意义何在?”
这些现象,让李旭深刻认识到:“合编”只需要一纸命令,合心合力却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八连党支部很快召开“诸葛亮会”,研究解决新转入官兵的融合问题。几名支部委员都谈到,自己真正对八连产生归属感,就是第一次在南京路上为民服务时。“直面那种纯粹的军民鱼水情,没有人会不动容。”李旭说。
不久后的一个清晨,吉木呲呷、杜尚斌等人登上了去南京路为民服务的车。
来到服务点,看到早已等候在那里排成长队的老百姓,杜尚斌的内心忍不住开始翻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说:“虽然我来的路费比理发的钱还多,但能见到你们八连的兵,我就觉得值。”
更让杜尚斌吃惊的是,每次八连为民服务,老人都要坐一个多小时车赶到南京路,一来就是几十年。
“当兵那么久,那一刻真正感受到了军人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荣光。作为一名八连的兵,我的归属感从来没有那么强烈!”杜尚斌说。
在回来的车上,这些刚来上海不久的士兵无心欣赏繁华景色,低着头沉默不语。吉木呲呷凑到李旭身边悄声说:“我再也不想离开八连了。”
破冰已经开始。他们趁热打铁,组织“优良传统怎么看,特战转型怎么办”大讨论。
全连得到3点共识:艰苦奋斗,从生活上“吃苦”向训练上“刻苦”延伸;拒腐防变,重点防止不良价值观对奋斗精神的腐蚀;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为老百姓提供方便,更是对革命军人价值观的塑造。
吉木呲呷在训练生活中劲头十足,后来成为八连第一个参与国际军事交流的士兵。如今,他参加某次国际特种兵联演的照片,就挂在连史馆的墙上。
站在转型的起跑线上,曾经的“光环”变成了现在的“包袱”
八连士兵尤轶凡的转型记忆,是从一次“屈辱”开始的。
那次,他代表连队到院校参加特战骨干集训。格斗课目第一课,教员就让学员上擂台实战。见队员们兴致不高,他便极力用语言“刺激”他们来挑战自己。
“什么难听的话我都能忍,但他说八连不行,我就不答应!”尤轶凡跳上了擂台。因为没有经过格斗训练,他不一会儿就被教员揍得鼻青脸肿。
当时,已经“杀红了眼”的尤轶凡像一头发狂的公牛,冒着雨点般的拳头向教员疯狂进攻,直到裁判把他拉开。
就在尤轶凡挨拳头时,八连官兵也遭遇了一次刻骨铭心的“屈辱”:旅组建后首次建制连训练普考,八连与兄弟单位同台打擂,仅仅获得第9名,处于全旅中等水平。
转型时间最短、跨度最大,中等的成绩对于普通连队来说情有可原,但对八连来说,却无异于一场“地震”。八连官兵向来把“亚军就是失败”挂在嘴边。
曾经的“光环”变成了现在的“包袱”。一时间领导的批评、兄弟单位的冷眼,裹挟着八连官兵的“憋屈和不甘”席卷而来,压得人喘不过气。
摆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大堆现实难题:训练上缺场地、缺器材、缺教员,伞降、潜水等课目要从零开始。
一些原本技术精湛的老骨干,一夜之间成了特战专业的“小学生”。在李旭的记忆里,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
连队党支部立即召开训练形势分析会,梳理训练中存在的短板弱项。那段时间,全连每天早起1个小时练长跑,晚睡1个小时练力量。有的官兵甚至每天自主加练超过3个小时,直到连队逼着他停下来。
干部骨干每人负责一个特战课目的示范教学。他们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请教了所有能联系到的专家教员。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只等一个适当的机会释放。
“因为有憾,所以埋头苦干;因为有梦,所以风雨兼程。”接到参加陆军“特战奇兵”考核比武的任务后,八连郑重地挂上了这条横幅。
横幅背后,是八连对夺回尊严和荣誉的极度渴望。
备考争分夺秒。考核标准是负重25公斤,他们就负重35公斤;考核规定复杂地形越野3公里,他们就找最难的路跑8公里;牵引横越的要求是25米,他们最宽爬过60米……
除了睡觉,全连官兵身上的战斗装具一刻也没有脱下来过。为了适应复杂条件,侦察员周小龙专挑蚊虫多的地方搞夜间潜伏,一趴就是8个小时。
一次天降大雨,周小龙用随身携带的雨衣包裹住电台,自己淋了一晚上。任务结束后,他简单冲了一下,又一头扎进训练场……
牵引横越课目训练时正值雨季,河流水位暴涨。时任小队长薄佳旺带头跳进河里,河水瞬间没过他的头顶。被战友用绳子拉上岸,吐出呛入的水后,他又跳下去。整整试了8次之后,薄佳旺终于在对岸架设好绳索。此时,河里的水草和岸上的树枝,已经把他身上剐出十几道口子。
两个多月里,官兵们手掌和脚板磨烂了,胳膊和小腿又肿又胀。很多人晕了再跑,跑了又晕,吐了再冲,冲了又吐,但从没有人退缩、犹豫。最苦最累的时候,所有人高喊着“八连必胜”咬牙坚持。
正式考核时,八连的小队一路领先,勇夺战区陆军第一名。
站在70公斤格斗课目比武场上,八连士兵袁家平高高昂起了头。这次“特战奇兵”考核的擂台,就设在他的战友尤轶凡被揍得鼻青脸肿的那所军校。
这一次,八连人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袁家平一路过关斩将,拿下八连参加陆军级别比赛的第一枚金牌。
在擂台上受到的“屈辱”,终于在擂台上洗刷殆尽。
走出大上海,“流动的星河”仍然闪耀光芒
新军事训练大纲规定,部队每年野外驻训时间不少于4个月。而八连所在部队,每年驻训的实际时间长达8个月。
曾经牢牢扎根的营区变成了“临时落脚点”,一个个驻训点反而成了“长久的家”。随着调整改革不断深入,八连官兵的日常发生了深刻变化。
为加快特战骨干培养,八连超过四分之三的人被派到老牌特种部队、院校和集训队加钢淬火。留在连队的人则在3个不同地域同时开展伞降、潜水、城市反恐等训练。
点多面广,成为八连建设新常态。指导员王鸿绪对这种新挑战有着最直观的感受——野外条件下,如何加强连队建设;召开支委会,应到的委员都凑不齐怎么办;评功评奖,对长期在外学习集训官兵情况该怎么掌握……
转型后,八连第一次野外驻训就“麻烦”不断。野外条件下,很多训练场地需要临时构设,而习惯营区训练模式的八连,训练器材都没带齐全,不得不临时改变训练计划;有的官兵只带了两套换洗衣物,遇上梅雨季节来不及晾干,只能借别人的穿。
“表面上看,这些问题是准备工作不细致。实际上,还是以前当‘城市兵’的思想没有转过来。”熟读连史的王鸿绪记得,陈毅元帅曾告诫进驻上海的官兵,野战军在别处打仗要野,可进了上海不能野。
如今,再次回归“野战军”系统后,八连必须重新“野”起来!
“思想好,能分析。”毛泽东在《八连颂》中赞扬的八连品格,如今在野外发挥了强大的生命力。他们每月评选“建言献策之星”,让官兵更主动地参与到连队建设中来。哨位如何构设、训练怎么组织、伙食如何调剂……在这些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上,官兵踊跃建言。
时任小队长郭家林负责驻训时战备工作规范。小到背囊内的物资如何分层放置,大到战备出动路线怎么规划,他带着4名党员骨干一遍遍研究检验。最终,八连战备出动时间比刚驻训时快了许多。
那次,八连派两名士兵去院校学习潜水。一次阶段考核,士兵邵金伟成绩不好,另一名士兵认为他给连队抹了黑。
邵金伟觉得有点委屈:自己学习已经够努力了,怎么能因为一次没考好,就被全盘否定?
两人因此大吵一架。收到学校情况通报后,指导员王鸿绪没有念“紧箍咒”指责他们,而是鼓励他们互相帮助。
八连官兵的表现得到上级和众多兄弟单位的普遍认可。据统计,八连在外学习集训人员,一半以上都获得过“优秀学员”。选派到驻香港部队和其他友邻部队的官兵,大多很快走上骨干岗位。
如同一位作家在书中称赞的那样,八连官兵是“一条流动的星河”,带着八连精神流向祖国的各个角落。
今年4月下旬,八连千里机动至某训练场,展开年度低空伞降实跳训练。
通过数据分析,导调组给出结论:八连出动时间迅速、处置情况灵活、计划方案周密,综合表现评定为“优秀”。
转型为特种作战分队3年多来,八连的训练水平大幅提升。转型之路,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千锤百炼,八连官兵最有体会。
转隶之初,首次按照特种作战模式参与全旅训练考核,八连成绩平平。“早在授称那年,连队为了防骄破满,就确立了揭短亮丑制度。”面对当时的转型阵痛,指导员王鸿绪说:“八连绝不做荣誉守成者。”
支部第一时间召开训练形势分析会,梳理出20多项训练短板。各支部委员采取“划片定责”的方式,制订时间表。那段时间,连长和指导员全下沉到特战小队,担任小队长,带头研究特战训练。八连发起集体冲锋,每周组织一次考核,成绩张榜公示。
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展开艰难探索。当时,八连的特战岗位人才专业对口率不足10%,人才建设成为最紧迫的任务。
每次上级组织特战集训,八连官兵都争着参加。被连队选中参加集训的骨干不负众望,带回一批又一批训练教案和心得。
下士朱建平,是八连历史上第一个完成米高空伞降的勇士。3年前,他代表连队到某旅参加伞降骨干集训。
盛夏骄阳,朱建平训练离机定型动作,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好几次中暑清醒后,他又爬起来接着练;为了揣摩着陆定型动作要领,他每天从2米多的高台跳下多次;过去一看书就头疼的他,还啃下厚厚一本伞降教材,写下3万多字的学习笔记……
上天下海,八连官兵羽翼日益丰满。年,即将满服役期的四级军士长彭勇,为了给连队积累深潜经验,冒着生命危险,成为全旅第一个下潜到深水区的士兵。
集训结束后,彭勇把集训心得交给连队党支部,作为留给八连的礼物。
为什么八连官兵都那么拼?八连连长吴兴虎回答:“别人努力拼搏,我们必须努力拼命!八连人有个共识,如果转型路上掉了队,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
转型路上,八连不断蓄能。他们发动群众性大讨论,集思广益梳理出《与实战脱钩的20种表现》,成为连队练兵重要参考;狙击训练,他们设置平面长距、高点仰角等多维度射击场地,摸索野外生存等多任务实战演练;攀登训练,他们摒弃一味求快的思想,以战斗编组隐蔽接敌作为背景……
超常付出,换来加速跃升。八连在全旅率先实现了“百分百取得特战等级、百分百完成伞降实跳、百分百完成万米泅渡”的目标,夺得数十次比武桂冠,连续两年荣立集体二等功。
(贾可宽特约记者童祖静特约通讯员陈大帅)
(来源:解放军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