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4414714911368070&wfr=spider&for=pc“钉钉钉,叭叭叭……”制作小木船,有这么多木匠师傅,一起用力,他们掌握着节奏,丝毫不乱,悦耳的“钉叭”声,如同交响乐。难怪现场这么多摄影记者,一起来聚焦。这里地处江苏里下河地区的淮安市金湖县,在荷韵小镇广场。近日,来自塔集镇闵桥村的农民,正在展示非遗“打排斧”,欢迎四面八方的游客。带队表演的是七旬农民陆爷爷,他是一位老木匠,看上去,年轻10岁,不过60多岁。陆爷爷说,年轻的时候,天天在外面制作小木船,和同事一起,一年制作近百条。现在有10多年不做了。金湖是美丽的苏北水乡,境内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三面环抱,淮河入江水道自西向东贯穿腹地。拥有水面平方千米,滩涂44平方千米。以前,渔民较多,家家户户都有小木船,用于捕鱼。而要制作木船,就要“打排斧”。农民曹陆萍,今年48岁,在当地服装厂做缝纫工,当天专门请假,跟在陆爷爷后面,参与《打排斧》表演。“小时候,家里年年要修渔船,特别喜欢木匠运斧挥凿的英武劲儿,那一招一式干净利落,虎虎生风。”曹陆萍说,木船制造中拼板的“送钉”工艺,就叫“打排斧”。随着时代的发展,木船几乎被铁船、水泥船代替,木船已经很少见到。陆爷爷说,在农村,他们这些造船的木匠,早失业了,昔日的“打排斧”已成为历史。不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他们又发现商机,展示非遗《打排斧》,赚到外快,又找到当年的感觉,越活越年轻。“根有20斤铁钉,一条船正常要钉这么多铁钉,打排斧需掌握好力度,每一锤都要砸害!”陆爷爷介绍,余根有棱有角的铁钉,要经过血肉之手,一根一根地锲入船板中,这是一项繁复浩翰的工程,更是软与硬、水与木的较量。这支表演队有20多人,平均年龄50多岁。非遗《打排斧》已成为江苏省非遗项目,表演接地气,一看就是水乡文化。其中,渔民制作小木船时,都要敬菩萨,要用猪头、鲤鱼、鸡子,这是江苏里下河地区的传统。还有放鞭炮、发香烟、发喜糖、发红包,这是船老板表示祝贺,与大家一起分享喜悦。这些表演极具喜剧色彩,画面感强。根20斤铁钉,10位农民齐敲打,非遗《打排斧》成交响乐。在锤声以及锣鼓声的配合下,节奏明朗,声响震天,那是兴船威,壮船胆。当天,长三角摄影记者看金湖暨“飞越金湖”航拍大赛,在这里拍摄,记者们个个叫好!最后,祝陆爷爷身体健康!祝陆爷爷的表演队越走越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