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凼凼转,菊花圆,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叫我睇龙船”,童谣中“睇龙船”描述的便是端午节看龙舟场景。中国人庆祝端午已有数千年历史,关于端午的民间习俗,一直被留存了下来,甚至有越来越兴盛的趋势。赛龙舟作为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无论是辽阔的大江面,还是郊区村落间的大小河涌,场面都无不热闹。
音乐风格高亢、激扬,气势恢宏,活泼欢快的音调与铿锵有力的锣鼓节奏相结合,生动再现了龙舟竞发的激越场面,表现出劳动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和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6月13日正值端午佳节假期,重庆大剧院上演的大型原创舞剧《沙湾往事》中便有《赛龙夺锦》的华彩出场!
《赛龙夺锦》又名“龙船竞渡”,是一首广东音乐,由早期广东音乐家何柳堂(~)于20世纪20年代由琵琶曲改编而来,至今有近百年的历史。乐曲描绘了端午时节,民间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上热烈欢腾的场景。
舞剧《沙湾往事》正是以上世纪三十年代广东沙湾古镇为背景,以“何氏三杰”等众多广东音乐人为创作原型,讲述了在这座方圆不足亩的小镇,年轻的广东音乐人如何完成并守护了中国岭南文化精髓、广东音乐成就的故事。
从音乐层面来看,舞剧《沙湾往事》是广东音乐的一声呐喊,它以舞剧的形式表达了广东音乐前辈们的理想与追求,展示了广东音乐人传承发展民族音乐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不仅是名曲《赛龙夺锦》的改编,《沙湾往事》还创造性的融入了《雨打芭蕉》、《平湖秋月》、《步步高》、《旱天雷》等岭南特色音乐,音乐与舞蹈融汇贯通,韵味十足。
如果说你是一个从未了解过广东音乐的人,那么你看这部剧会被独具特色的广东乐曲所折服,同时发现生活中有那么多似曾相识的音符都来自于广东音乐。而对于地地道道的广东观众或是广东音乐爱好者来说,看这部剧无异于一场朝圣般的视听盛宴。
从舞蹈层面来看,舞剧上半场讲述个人情感的“小爱”;下半场结合抗日背景音乐家用音乐抗敌的“大爱”,高度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气概。
担任该剧编导的正是舞剧圈内“双子星编导”的周莉亚、韩真。由她们编排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创造了全国巡演一票难求,登上央视春晚的好成绩;舞剧《花木兰》、《杜甫》等更是完成了将历史文学的深度与舞台美学的广度的高度结合,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最闪耀编导智慧还是第四幕《赛龙夺锦》,气势恢宏的大群舞把舞剧推向了最后的高潮。波涛之上,龙舟竞渡;舞台上一边男人们手划船浆应着高亢激昂的《赛龙夺锦》有力舞动,简单的划桨动作舞的井然有序、层次分明。另一边男女参差手拿英歌棒,时而敲打排山倒海,时而化为船浆击荡珠江水花,浩浩荡荡。
何柳年(黎星饰演)站在台中的鼓面上,手拿着两代人薪火相传的《赛龙夺锦》乐谱,身形伟岸、眼神坚定,宛若呼风唤雨的龙头!身后舞者手握船桨气势汹汹,彰显中国青年之血性。
从舞美层面来看,舞剧中美是来源于舞蹈的编排精雕细琢、美轮美奂;来源于演员们的演绎技艺完成度高、深刻情感;更是直接来源于舞台的设计细节。舞美绘景上还原了富有广东特色的沙湾灰塑、砖雕等特色元素,道具和舞段上运用了广东的各种特色乐器、英歌棒,赛龙舟等元素进行舞蹈编排,以最民间的东西,以最亲民、最现代化的手法重新包装。
为呈现绝美的岭南风情,以及特定时代背景下广东音乐人民族音乐创作的恢弘气势。《沙湾往事》全剧运用了近盏舞台灯光,多套演出服饰,16扇大型屏风以及注入灵魂的粤乐,现场演出效果震撼,视觉冲击力强!
从演员层面来看,男、女主演黎星、李艳超是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同窗,年又共同登上综艺节目《舞蹈风暴》收获了大批粉丝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