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是一项流传深远的表演形式。在如今的两淮流域,这种艺术凭借它独有的风貌、丰富的内容、婉转的歌词以及饱满的表现形式,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
在看花鼓戏时,不难感受到它的美感。一般情况下,有男子敲鼓,其动作粗犷有力道,配合着各种武术动作,看起来虎虎生威;还有女子执扇,有时候还拿着手帕,在舞台中央翩翩起舞,与击鼓男子形成较为鲜明的对比。
据统计,花鼓戏曾出国巡演,到过亚洲13个国家。当时的国际舞蹈理事会主席邓提哈格也盛赞道:花鼓灯不仅是中国的艺术,它也属于全世界。
由此可见,安徽地区的花鼓戏,已经走出国门,被世界认可,成为舞蹈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花鼓灯的起源
既然提到这项艺术,便不得不追溯一下它的起源。说来惭愧,花鼓戏这种艺术类的文化表演,在古时候算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因此,这也为探究花鼓戏起源带来了不少麻烦。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演变过程,依旧能体现出两淮流域地区的百姓的审美取向。
起源时间
所以说,关于花鼓灯起源于的时间,向来没有具体考究,也难以探查明确。关于它的相关文献或记载,同样少得可怜,只能从一小部分地方志中管中窥豹了。
据《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历史悠久,宋朝时代就流行于凤台、怀远一带。该书又说道:花鼓灯,又名红灯、故事等,历史悠久,从宋朝就有了花鼓灯,主要流行于凤台、怀远、颍上一带,是一种优秀的民间舞蹈。
从这里不难看出,花鼓戏的大概形成时间,应该是在宋朝年间。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宋朝的经济、文化,曾迎来一个爆炸式的发展。
在当时东京城中的勾栏瓦舍当中,有不少手艺人,靠着歌舞、说唱、武术、杂技的表演形式,在京城中闻名一时。
还要一首歌词,叫做自元代到如今,红灯又叫花鼓灯。可以推断,花鼓灯的起源,来自于瓦舍勾栏中的某项或多项节目,到宋元交际之时,它逐渐成型,并有新的表演方式与名称。这个时间点,距今至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
起源于秧歌
根据相关学者的考证,花鼓戏的表演艺术之一,很有可能与秧歌有关。在很久之前,淮河两岸的农民在耕作时,常用歌唱来抒发自己劳动的热情,在山上放牛时唱放牛歌,锄草耕田时经常唱锄头歌,声音高亢激昂,洪亮有力,仿佛在向大自然表达热爱,在向收获祈祷祝福,这种形式的歌唱被称为秧歌。
随着时间的发展,秧歌逐渐发展成二人对唱,数人合唱,内容也从耕田变得越来越多姿多彩,例如对花名,对人名,还有青年男女对唱情歌的,都表达了古代农耕文明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尊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歌词,不仅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也是当时社会的反映。正因如此,一些歌词有它独特的价值在里面。
再后来,随着农耕技术的进步,农民辛勤劳动完毕之后往往还有多余的精力,怀着对收获的期待,他们开始兴高采烈地敲锣打鼓起来。人们边唱秧歌变起舞,这就是所谓的花鼓秧歌,即花鼓灯的雏形。
宋元之后,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家不断对这一艺术形式经行加工改造,并结合多种民间舞蹈特点,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演变成如今广为传唱的艺术形式——淮上花鼓灯。
名称由来
关于花鼓灯的名称由何而来,说法也是各有千秋。
有一种观点认为:来自花鼓灯中的角色,兰花小鼓架红灯,各取一字得到花鼓灯。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因为这种取名方式,很符合古代对某一表演内容的叫法。
比如京剧中,有一个经典剧目叫做《失空斩》,稍微了解的读者都知道,这一剧目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三个经典桥段——失街亭、空城计与斩马谡演绎而来。
至于剧目的名称,也同样是从三个经典桥段中各取一字,虽然简单直接,但让人一看就懂。同样道理,看到花鼓戏,观众便能立马联想到它的三个特色:女子执兰花、男子敲鼓,然后唱起一出大戏。
另外一种说法,来自于元宵节的某项活动。
在古时候,晚上的文娱活动古时称为玩灯、看灯。直到现在,人们过元宵节的时候,还喜欢给家里的孩童们买上灯笼。
在传统的年月中,正月是人们玩灯最频繁的时候。而在元宵节,一些表演者也经常通宵达旦地表演花鼓戏。久而久之,花鼓灯的名字由此而来。
花鼓戏是如何表演的?
别看花鼓灯接地气,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包含着各种表演方式,例如舞蹈,花鼓歌,乐器,角色,音乐等都是花鼓灯的形式,可以说是一个民间艺术的集大成者。
这其中,舞蹈是花鼓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花鼓灯最具有张力,最具有表现力感染力的一部分。
每当开戏之时,便有表演者穿着大红大绿的鲜艳服装,扭着腰,挥舞着扇子,敲着鼓,舞动着,跳跃着,欢腾着,仿佛与天地交融在一起,欢快轻松的氛围充满人间。
舞蹈种类和形式
花鼓灯舞蹈的种类也颇为繁多,大体分为单项动作,二人或以上动作。
个人动作有岔伞舞,就是领舞者拿着三把子表演;腊花舞,则是头戴花朵的女主角的舞蹈;
鼓架子舞,经常由男主角表演,也是难度最高的舞蹈,男主角要懂得武术,杂技等多种技能,并能综合运用。
这样一来,才能让整个表演更有张力、粗犷的氛围,同时,与女子表演形成一种烘托式的氛围。
舞蹈的形式一般分为三种—大场、小场和游场。
大场别名大花场,首先出场的是伞把子,他在领舞之后配合锣鼓多人上场表演,场面甚是热闹;
小场的男女双人舞蹈是整个花鼓灯的核心,主要由男女之间细腻的表演组成,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嬉戏场面。
游场是指腊花独舞,时而奔放,时而轻柔,时而快如雨点,时而温润如玉,是整个花鼓戏最具考验表演能力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花鼓戏还有文场和武场之分,文场以唱歌对话为主,武场以舞蹈为主,两种表现形式都有独特的美感。
音乐特色
花鼓戏的音乐也是颇具两淮特色,主体包括花鼓歌,花锣灯锣鼓,后场小调和伴奏曲牌。
男性角色唱《挎鼓歌》,女性角色唱《腊花歌》,花鼓歌也分为独唱、对唱,合唱等多种形式,因其来自民歌小调,所以地方特色明显,腔调比较符合当地人的习惯,曲调高亢丰富,情感表达强烈。
锣鼓是花鼓灯的灵魂,舞蹈都要踩着锣鼓的节奏。俗话说锣鼓一响,脚底板就痒,足以说明锣鼓的重要性。锣鼓有下场锣鼓和曲牌锣鼓。
下场锣鼓别称长流水,是众多锣鼓的快速组合。曲牌锣鼓又称闲锣鼓,节奏时快时慢,大起大落,精彩无比。
锣鼓队伍一般6-9人,传说中的三大件,花鼓、大锣、大钹各一人,其次还有小钹1-2人,镗锣2-4件。锣鼓曲牌有《灯锣鼓》《小煞锣》《大煞锣》《加槌锣》《长流水》《押条锣》《长趟锣》等十八种。
花鼓队演员
花鼓灯演员分为两大类,男主角鼓架子,女主角腊花,也叫兰花。在古时候,腊花还曾由男性反串,其主要道具便是扇子、手巾、花伞等。
男性角色通常威武雄壮,头扎红巾,上身穿紧身短褂,下身彩裤,腰间彩带,脚踩快靴。
反观女性角色,一般都是头戴花,抹粉黛,挂流苏,上身镶边花斜女褂,下身彩裤,腰间彩苏。最具特色的是一双绣花,脚踩高跷,扭动起来婀娜多姿,风韵万分。
淮河之畔的艺术之花——凤阳花鼓戏
凤阳花鼓是花鼓戏中最璀璨的明珠,又称双条鼓,发源于安徽凤阳,明代中叶却在江浙一带城乡流传。
说起凤阳,熟悉历史的读者或许还想到了一个人,没错,正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洪武。
话说朱元璋掌权后,于洪武三年强制江南十四万户迁往中都凤阳。这些都是什么人呢?
从相关记载来看,大都是江南富贾地主之流。
由此不难发现朱元璋的心思与打算,此举一来是为了削弱江南对中央的威胁,二来为中都的建设补充必须的人口。
虽然明朝律令严禁返乡,但仍有大量人口铤而走险。至于这种办法,也实在叫人感到无奈。这些人为了返乡,便会伪装成乞丐,以逃荒为名,然后成群结队返回江浙探亲。
等到第二年耕种时期,再用同样的办法返回凤阳。久而久之,这也就成了习惯,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反而成了一种特殊的民间歌舞。
其中有才华者,还为歌舞配了台词。清代《凤阳乞讨者》中这样说:家住明庐州并凤阳,凤阳原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到有九年荒。
在这个基础上,有许多艺人为了生计,便凭借花鼓灯走南闯北,浪迹天涯,四处飘零,乞讨卖艺,凤阳花鼓逐渐传播开来。
到了满清时期,凤阳花鼓还曾传播进入清朝宫廷中,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表演方式。在乾隆年间,它还被编入戏曲剧本《缀白裘》中。
到了上世纪,凤阳花鼓戏并没有沉寂下去,反而凭借着自己的深厚底蕴,再次爆发出光芒。
即便是摩登都市上海的大唱片公司,也收录了不少关于凤阳花鼓戏的唱片。这说明,凤阳花鼓戏在当时的流行程度,因为接地气,所以在民众中很有观众缘。
综上,花鼓戏之所以有如此持久厚重的生命力,其主要原因便是因为它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正是这种接地气的表演方式,才让它雅俗共赏,成为广大民众心中的艺术之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