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锣鼓 >> 锣鼓新闻 >> 正文 >> 正文

声色威壮锣鼓乐,富于变化和音响对比的强烈

来源:锣鼓 时间:2022/10/16

本文由作者与你恒古不变的期盼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锣鼓乐是最富中国民族特色的器乐合奏形式,它主要以各种打击乐器组成乐队亦称打击乐合奏。中国的锣鼓乐种相当多样,较著名的有浙东锣鼓、潮州锣鼓、湖南打溜子等。锣鼓类乐器主要含有锣、鼓、钹和其他打击乐器四组,多无固定音高,主要利用节奏和音色的多种巧妙组合来表现生活与思想感情,中国锣鼓乐在节奏音色上的开发和创造达到了非常高度的成就,引起了中人士的激赏。锣鼓乐有独立的乐曲和曲牌,除独立在音乐会及各种娱乐场合表演外,经常在吹打乐及戏曲音乐中担任伴奏。潮州大锣鼓潮州大锣鼓是主要流行于广东汕头地区的打击乐丝竹乐合奏乐种,并有“大锣鼓”、“笛套锣鼓”、“苏锣鼓”、“小锣鼓”等变体。其中尤以潮州一带的大锣鼓流传最广,故名。

锣鼓乐

打击乐器以锣钹为众主奏乐器为大唢呐(俗称“大吹”)、小呐(又叫“小吹”),均以麦杆为哨子,音色柔和细美。据老艺人口述,自明清以来,潮州府城已有乐器组合较为简单的锣鼓演奏形式的存在,它主要用于潮州地区风俗性的游神赛会和节日喜庆活动。潮州锣鼓演奏的初期有两种作用,其乐器组合形式亦各不相同:一种用于游行队伍前面为“神灵”鸣锣开道乐器有有鼓、斗锣、深波(宽边大锣,用软槌击之,音色纯厚圆浑,富于南国色彩大小、亢锣、月锣、吮锣、九仔锣等。这种组合形式称为“锣鼓座”,演奏鼓点多为行进式的二板慢速的“快、慢抠槌”和三板快速的“招诗锣鼓”等;另一种是用于游神队伍后面奉送神灵,也用于节庆,称为“禾鼓首班”,乐器组合为柿饼型鼓、小鼓、月锣各一,唢呐一对。

打击乐器

这种形式大都演奏慢速的套曲如《将军令》《得胜令》等,其鼓点则用二板套鼓配之。清中叶,艺人们将这两种形式合并起来,交替进行轮流休息,壮大了声势,丰富了鼓点,并自然产生了两个声部“打击乐”和“管弦乐”,分别称之为“前棚”和“后棚”。早在解放前潮州大锣鼓已流传至欧美华人区及东南亚一带如新加坡、泰国以至其他亚洲国家和港澳地区,深受华侨和各国音乐界人士的喜爱。自传统曲目《抛网捕鱼》年在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上荣获金星奖章,潮州大锣鼓更驰名中外。从打击乐角度看,潮州大锣鼓音乐的最大特色是音色的多样化结合与一整套定音锣鼓的和谐美妙的音响效果,其风格不像一般吹打乐那样粗犷火爆,而具南国的柔美情调,这是潮州大锣鼓最受人欢迎之处,也是她饮誉国内外之魅力所在。专家们形容锣鼓音色节奏的富于变化和音响对比的强烈,“有如魔术师般折服了所有听众”。

《将军令》

潮州大锣鼓中的各种锣类乐器均有固定音高,一般是各组高低不同的C(Do)、F(Fa)、(Sol)等音高,打击时产生出有良好谐振共鸣的谐和音响。鼓在乐队中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本无固定音高,但因鼓师绝技,可用不同打法在鼓的不同部位奏出三十多种强弱不同的音色变化,从而与其他铜器达到极佳融合。在配器上,鼓常处于领奏和指挥的地位。自清末民初以来,各种锣鼓班遍布潮州城乡,为了力争优胜,都在演奏技艺上狠下功夫,由此涌现出一批名鼓师,构成了不同的演奏风格和流派,促进了锣鼓艺术的提高。

潮州大锣鼓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邱候尚、陈松、许裕兴三大演奏名家,他们精湛的造诣和演奏风格名扬于潮汕一带。邱候尚长于描写自然景象、生活情趣的“文套”牌子,风格文静、优雅、细腻,其司鼓艺术的主要特点是力度音色的控制准确恰当,手形轻松自如,富有弹性。陈松则长于“武套”牌子,突出“打斗”形象,他大胆借鉴武术、剑术的手型姿势运用到司鼓艺术中,大大丰富了鼓的表现力,也使演奏姿势更为优美而充满活力,其击鼓动作稳准狠,十分讲究力度、速度的变化层次,发音凶狠凌厉,形成其既通俗又独特的奏技和风格。

锣鼓乐

许裕兴的演奏接近陈松,长于演奏描写冲锋陷阵、气势磅礴的大型激战场面,其演奏时不但有紧锣密鼓步步进逼的声势而且手舞足蹈,叫喊冲杀,声色俱厉,艺术感染力极强,其司鼓特点是节奏偏快,不断推动乐队的速度,颇能激发乐队演奏的情绪,整体感很强。近年来,潮州音乐工作者根据潮州大锣鼓中丰富多彩的技法,创作了以大鼓为主奏的现代曲目《强渡乌江》,表现红军的英雄气概,在创作过程中,继承引用了常用的传统鼓技中的复杂技巧,并创造了一些新的技法和形式,使用了四面不同音高不同音色的鼓和其他乐器,进一步拓宽了潮州大锣鼓的艺术表现力。

本文由作者与你恒古不变的期盼独家原创,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