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起来雾沉沉
误把树桩当成人
抱倒树桩亲个嘴
过后想起好笑人
……
复兴耍锣鼓
在洪雅敲了年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有座海拔米的著名的瓦屋山,这里有绵延两千余年历史的一个古村落一复兴村。
远看复兴村,群山环抱,山溪流淌,古老的木屋,星罗棋布,缕缕炊烟掩映在青山绿树间……宛若一幅雅致的水墨画。
除了怡人的风光,这里的民间艺术更是独具魅力。当年楚人入境与羌人共处,在自然中打造出独有的响器。
打击为主,管乐为辅,山水相和,草木皆鸣,他们在劳作之余自打自唱嘹亮的山歌和清脆的锣鼓声,仿佛能穿透山水,穿越时光,带人回望年前。
年,复兴耍锣鼓被列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殊不知,这项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竟然诞生于年前,而且和远在长江中下游的古楚国有着很深的渊源。
羌风楚韵存古意
复兴村
盼复国还乡
公元前年,秦灭楚国,秦王设置严道县(严道故城即今日复兴村的大田坝),将楚王之族全部迁徙于严道县,把他们流放于此。
无独有偶,当地原有青衣羌人,也是受秦国侵略逃难而来在此定居。
共同的国仇家恨让两族人和睦共处,一道安居乐业,组建家庭,楚人把先进的冶炼技术和文化传授给青衣羌人,与羌人一道开采铜矿,兴办铜厂也带动了当地冶铜业的发展,八金峰、铜厂沟、铁厂河、钱窝子等一些沿用至今的地名,依稀闪耀着昔日炉火的光芒。
图片摄影
土楼人近百年来,乡民们从严道故城里不断拾到金杯、铅锡、瓷碗、餐具、铜制品等干余件文物,并且在故城遗址发现了堆积如山的铜矿渣,足见当时的繁荣,明代,复兴村人毛苍文将开矿炼铜技术发扬光大,形成十里作坊,蜚声川西地区,这是后话。
楚人刚到严道县时,不习惯这里的生活环境,常到瞭望台上眺望南方的故乡,以解思乡之愁,为了纪念楚王,他们将这里的河流命名为王河,将严道县的南大门命名为复兴门,意为怀念楚王,准备重新复出,振兴民族。“复兴”由此而得名。
“
楚人将自己居住的村落命名为“复兴村”,期盼着有朝一日复国还乡。
”
图片摄影
土楼人乐曲吟咏
亡国离家的忧伤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他们的思乡之情流淌到生活中,就化为了或凄恻婉转、或高亢激越的乐曲。
能歌善舞的楚人被押送到严道县,由于没有带楚曲,也没有带响器,他们就用铜块打造了几件响器,根据山水、动物之音和记忆中的楚曲编写乐谱,敲打、说唱心中亡国离家的忧伤,这引起当地青衣羌人的共鸣。
他们在劳作之余,自编自演,相互打唱,以此来表达各自的忧与愁,“复兴耍锣鼓的雏形便应运而生。
锣鼓之音,生生不息
楚羌融合
状写日常生活
千百年来,楚人与羌人渐渐融合,复兴锣鼓所咏之事不再仅仅是楚人的悲愤和忧愁,其题材广泛,从山川草木到走兽禽鱼,生动地状写着两族人的日常生活。
比如《白鱼子上滩》,取材于水中鱼儿随着节拍摇摆的情状,在“铛车、楼车”的锣鼓声中,用声音的抑扬顿挫描绘出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鱼戏图。
再如一首《猪搭嘴》,则模仿猪在圈里“咕咚、咕咚”吃食时的声响,展现一幅热闹兴旺的图景,抒发复兴人丰衣足食的幸福心情。
在长久的生活实践中,复兴锣鼓还与当地瓦屋道教仪式相结合,发展出了专门的丧礼、婚礼、宴庆等不同类别的仪式奏乐,成为正式的民间交响乐。
特色打法
回味无穷
复兴耍锣鼓的打法与全国各地的锣鼓打法不同,开始时,以帽子(即过门调子)开头,其帽子贯穿整个打击乐之中,即每打一个牌子结束后又以帽子开始,才能接着打出第二个牌子。
而总指挥是鼓师,其余锣、钵、马锣在打击时,都要看鼓师的手势,击锤所表示的点子(即用指头)鼓锤而做出相应的反映。
在表演过程中,这四种乐器既各展所长,又完美配合,“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将不同的音色、音响融汇成不同曲调的交响乐。
据当地人介绍,与耍锣鼓配合的山歌是带哭腔的,听起来既有楚歌的韵味,又有羌人的音色。因楚人有刻骨铭心的亡国之痛,青羌人有挥之不去的离愁别绪,两者结合,更令人震撼,回味无穷。
耍锣鼓引子的思想内容丰富,寓意深远,有耐人寻味的文学内涵。
其音色音韵起翘、声音洪亮;力度节奏轻重缓急;音质干净洁白;气氛热烈、耐人寻味,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复兴耍锣鼓的击打和说唱与川剧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应用也类似,每到重大传统节日或是迎接重要宾客的时候,村民们就会聚在一起耍锣鼓。
它在营造节日气氛,丰富文化生活方面体现了独有的艺术价值。
历史的际遇,让原本远隔千山万水的楚韵与羌风碰撞并实现融合,楚人和羌人文化艺术的结晶,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交响乐”,如今已广泛应用于红白喜事和各种灯戏、山歌之中,又与各种民间活动相结合。
不论是哪种结合,每当锣鼓响起的时刻,悠远的楚国遗风、浓郁的青羌文化,无不令世人为千年之前青羌人的创造力所叹服,往事越千年,唯有文化之火生生不息。
-THE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