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汕头政务发布
在潮汕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种民间舞蹈它历经历史的变迁带着时代的烙印演变成各种流派和样式在潮汕地区遍地开花娓娓诉说着来自上古民众的崇拜和信仰这种舞蹈的名字就叫“英歌舞”
潮阳英歌舞表演(摄影:肖莎莉)
英歌舞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沉淀了潮汕地区特有的文化传统,蕴涵着潮汕人民深厚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情感。在汕头市,潮阳、潮南两区英歌舞最为盛行。
英歌,又称“鹰歌”“鹦哥”“唱英歌”或“秧歌”,是一种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表演气势豪壮,气氛浓烈,流传于广东、福建等地,有歌颂英雄的含义。
《潮州风俗考》中载:“正月十五日,有善歌者自为侪伍,妆演古陈迹,迎神街巷,琼箫画鼓,象板银盆,连奏于灯月交辉之下,谓之游春。”英歌一般在逢年过节期间演出,表演时队列图形变化丰富,使用独有的表演道具英歌槌,运用典型的横槌打法,以双手(五指)稍松弛地分别握槌,从胯部向肩外自下而上交替地作大斜线的横向击槌。在击槌的同时,手腕还作连续的外“8”字旋转的平圆运动。棒法还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英歌舞者多为双数,队形一般是两列,一列36人,一列72人,分别扮演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36天罡和72地煞,共人。
表演中的英歌舞(摄影:陈浩斌)
英歌舞队员的服饰是按梁山好汉的形象来打扮的。其中最前方的八人身穿戏曲服饰,后队则统一成整齐的黑色、黄色和红色。表演时变化纷繁,每人手执一对彩色木棒,双脚成骑马蹲裆步,提腿向横跃动,配合锣鼓点和吆喝,挥动双棒交错翻转叩击,边走边舞。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表演英歌不单要吃训练的苦,而且还要化长时间的妆。英歌舞脸谱是古代傩舞面具的一种简化,舞者脸谱一般根据梁山泊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而定,色彩以白色打底,用红、绿、黑、银等颜色进行点缀。脸谱的特征是神秘、凶恶、恐怖,有祭祀驱邪、扬正压邪的含义,也代表着英歌舞的内核。
英歌舞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风格,按舞蹈节奏的板式划分,大致可分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三种。慢板英歌,节奏自由,动作稳健、朴实、庄严,慢中见势,势中显气;中板英歌,传统味重,快慢结合,舞姿多样,雄壮有力;快板英歌,威武雄壮,场面恢宏,气势磅礴,运槌迅猛,舞姿矫健,阵容壮观。
提腿舞棒,势中显气(来源:汕头市潮阳区棉北街道)
汕头市潮南区体育总会青年英歌舞队表演(来源:潮南区地方志办公室)
英歌舞取材于《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的故事。清乾隆《潮州府志》卷十二“风俗”载:“农者春时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人挝鼓,每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日‘秧歌’。”秧歌的“秧”与“英”潮音相近,民间辗转流传,久而久之,便逐步演变为“英歌”。
关于英歌舞的起源众说纷纭,较为流传的有“及时雨”说、秧歌说和傩舞说三种。
“及时雨”说解释英歌舞的来源是为了求雨,人们打扮成水浒传中的角色,并在木牌上写上“风调雨顺”、“及时雨”等大字。明清初绍兴名士张岱《陶庵梦忆》书中“及时雨”一节,说:“壬申七月,村村祷雨,日日扮潮神海鬼。余中扮水浒……三十六人,个个呵话,臻臻至至,人马称女足而行。……”
秧歌说认为英歌舞由山东鲁北的“大鼓子秧歌”与鲁西的“柳林秧歌”演化而来,因为山东用双手执双槌各击花鼓子双鼓面,所使用的槌子与潮阳英歌舞所执的双棒槌是相似的,舞蹈语汇所体现的内容以及舞蹈表演程式,也都有相似之处。所以有人说英歌舞是由山东逐步经安徽(安徽形成了打花鼓形式)再经福建莆田(莆田一带在新中国成立后仍有唱英歌)一带传入潮阳的。
傩舞说则认为英歌是由古代傩舞进化而来的。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的隗芾教授曾说:“水浒故事至今不过五六百年,从英歌舞所反映的宗教意识与艺术特征上看,它正是由古代傩舞进化而来的。”
现在较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英歌是汉族民间广场舞蹈和傩文化形态的延续,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逐渐演化为英歌舞,其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
潮阳英歌舞表演(摄影:肖莎莉)
潮阳英歌分布面广,辐射力强,几乎每个镇(街道)都有英歌队,有些镇甚至同时拥有几支不同风格或不同年龄结构的英歌队伍,以文光、棉北、城南一带流传最广。
年,潮阳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授予潮阳区文化馆“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岭南传统舞蹈传承(潮阳英歌)华南师范大学教学研究基地”牌匾。
年,潮阳英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百零八好汉”(来源:汕头市潮阳区棉北街道)
英歌舞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成为潮汕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英歌舞展示了舞者的英雄气概,宣扬正义、歌颂团结,是一种群体性的精神洗礼。它威猛、雄浑的表演风格,粗犷、豪迈的精神风貌,展示着中华民族果敢、坚强团结战斗、勇敢直前的可贵品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