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19日刊
总第期
总师传奇
第六十八期
总台央视财经频道正在播出的纪录片《总师传奇》,讲述了国电舟山普陀6号海上风电场、京张高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一期航站楼、拉林铁路这四个顶尖工程项目的故事。
片子以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的工作为线索,展现了一个个工程项目从无到有的落地过程。
金望月
老中医,眼花心不老
《总师传奇》用拼音搜索,出来的是《宗师传奇》。前者是纪录片的名字,后者是影视剧的名字。荧屏上,宗师多,总师少。
少数派,分量重,就是这部片子的价值所在了。吾国吾民的厉害,在前几年曾被高调宣扬,但往往不得其法,战狼式的幻想叙事总归缺了些说服力。
其实,把我们在工业前端的成就老老实实记录下来,就能让人心胸一畅。把我们在科技战线上的掘进扎扎实实还原出来,就能让人士气一振。
这方面,纪录片比故事片好使。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总师是总工程师、总设计师们的简称,是大国的智慧之剑。巧夺天工是常态,胜天一子非不能。
纪录片不能虚构,但一样有笔墨详略,递进转折。一是奇观,二是跌宕,这部片子很好看。
铁皮小鼓
锣鼓的鼓,不是敲边鼓的鼓
看这个纪录片,有两个总体感受:一是震撼,二是忧虑。
震撼是因为这部纪录片,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国基建的规模,还看懂了它的设计奇绝、施工精密和基建造福人民的朴素追求。
纪录片中那一位位为工程焚膏继晷、殚精竭虑的“总师”,有着在祖国大地上立伟业的实干精神,也有挥椽天地的浪漫风采。
忧虑是因为这样一部四集纪录片带给观众的心绪起伏,可能比三五部工业题材电视剧还要多。
茫茫海域上的风机组装,要精确到1厘米,多惊心动魄。京张铁高铁清河站的设计,竟然平移了老清河站,无缝替换了新旧13号线,多巧夺天工。
我想不出工业题材电视剧,要写出怎样的矛盾冲突,才能超越纪录片。也推荐所有有心开发工业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者,都看看这部纪录片。
科普纪录片的难点在于兼具学科性与通俗性。优质的科纪片往往能让没有知识背景的观众,迅速get到一个行业背后的复杂和幽深。
最近上新的《总师传奇》,无疑是工程类纪录片里的新范本。片子选取了近几年国内最瞩目的四个建设工程,以工程师视角全程展现了看似天马行空的基建项目,是如何在国人的智慧接力下落地的。
纪录片逐点拆解了工程难题,前两期的工程分别是舟山普陀6号海上风电场和京张高铁。介绍风电场时,因为离日常生活较远,片中插入了不少形象比喻和三维动画。
例如面对风机支撑结构插入淤泥的困难,工程师形容是“在豆腐中稳定一根筷子,上面还有一层蜂蜜。”看到此处,外行观众既理解了难点,也对工程团队多了几分敬畏心。
《总师传奇》向我们阐释了奇迹缘何被称之为奇迹。这也正是纪录片最大的意义:让中国速度背后这些“深藏功与名”的智慧被更多人知晓。
葵涌
无声有势,后发制人
时一
30年资深剧评人,还差28年
打开《总师传奇》,先是无感,后是震撼。
单看片名,以为是总师的个人经历展示,但实际上是对每一个基建奇迹背后的“总师们”的群像描绘。
以总师们的艰巨工作为主线,重点展示奇迹背后这群值得被记住的人。线条处理非常干净,不拖泥带水,多部门协作在正片中被很好地展现了出来。
想一想也是,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救世主,一个项目的完成并不是一个总师的努力。
崔汀
资深影评人
基建工程的施工地点,可能是在海洋湖泊之上、崇山峻岭之间。工程设计的艰辛,施工遭遇的考验,民众很难看到。
《总师传奇》就是要将施工过程如实呈现,这些工程建设场面浩大,所展现的真实影像堪称视觉奇观。比如海上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矗立在海上犹如巨人,即使超强台风来袭,也丝毫不影响它的正常工作。
每一台风力发电机的成功运行,是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的智慧结晶,也是施工单位精益求精的建设成果。
《总师传奇》展现了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以剧情片的思维来营造叙事节奏,层层递进,张力十足。这部作品看一眼就能被带进剧情,值得推荐。
弈辰
看剧不划水
看过《总师传奇》,不得不说,这一类题材,的确更适合拍成纪录片。
不是说虚构的作品不好,但对于工业故事而言,演绎出来的画面终究没有记录影像中的真情实景来得震撼。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工程师们夜以继日的计算、实验下,从图纸变成了实物,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份被汗水浸湿的厚重,让人肃然起敬。
如果没有《总师传奇》的记录,我们不会知道如今门庭若市的大兴国际机场,其一期航站楼的建造过程是如此困难。它不止是北京的一个新机场,更是中国民航工程的一张新名片。
工程师们的故事值得被记录,更需要被人们知晓。
星期二
专业睡觉,业余追剧
两集看罢,《总师传奇》回答了我最关心的两个疑问:一是总师因何传奇?二是从创作的角度看,工业题材究竟有何魅力?
这些总师之所以传奇,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完成了一系列看上去根本无法实现的超级工程,更在于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路径中,往往选择了最难的那一条。
如同京张高铁的建设,明明在城区进行高架桥铺设的方案省时省力还安全,但由于此方案会给周边带来噪音,设计团队就要在“方便”和“环保”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果断采取了开辟地下通道的方案,但难度却成几何倍数增长。
而工业题材的魅力也在第二集中展露无遗。京张高铁清河站因为选址需要拆掉北京地铁13号线的一段城市铁路,但却不能影响地铁的运营。
于是,工人们便先行建设新的13号,再进行并线施工,并利用春节假期地铁人流量减弱的时机,完成了地铁换线。等到假期结束人们上班之时,几乎都没有察觉到这班熟悉的地铁,已由原来的高架通行变成了地面奔驰。
“基建奇迹”四个字,就体现在片中这些充沛的细节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