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逢年过节时,大家最兴奋的莫过于观看形式多样的文艺游行,其中,麒麟舞、鳌鱼舞、蜈蚣舞、双鹅舞等动物舞蹈就极具地方特色,是文艺游行的重头戏之一。我们的先辈以动物动作进行创作起舞,以舞蹈祈望吉祥兴旺,并流传至今,从不间断。今天的节目,我们就一起去探访澄海莲下许厝的麒麟舞以及莲上永新的鳌鱼舞。
麒麟舞
一对麒麟,一张一驰,刚柔相济,生动有趣;潮州大锣鼓中打击乐和管弦乐的演奏,时而节奏明快,时而热烈雄浑。这是澄海莲下许厝村双龙舞团的队员们在排练中,准备参加春节期间潮汕各地的民俗文化活动,表达迎祥纳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伴着铿锵的锣鼓声,麒麟时而左右翻卷,时而起落腾飞,非常威风,嘴中还不时喷出璀璨烟花,令围观群众赞叹不已。
麒麟舞也称为“武”麒麟,是中国明代宫廷舞蹈表演,后来流传于民间,再经群众和民间艺人的设计创作而在各地风格迥异。澄海莲下许厝的麒麟舞,在表演技巧上就颇具特色。舞动时,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两人配合默契,以此把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看了麒麟舞表演后,我们的主持人小黑似乎看出了一些“门道”。
我说小黑啊,亏你想得出这“省力”的办法,想学一样技能然后“复制”,再“粘贴”到其他动物舞蹈上,还是先把麒麟舞的基本功学好吧。除了步伐和音乐节奏,麒麟舞还很考验表演者的体力和柔韧性,小黑能行吗?
了解完麒麟舞的基本步伐和动作后,主持人小黑终于还是要“登台表演”了。不过,他第一次套上“麒麟头”的时候,就被“头”的重量吓了一跳。不过,接下来的动作才是最考验小黑的,因为小黑将要挑战的,是“麒麟嬉戏”、“麒麟蹭鳞”等高难度动作。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看来,想要速成“麒麟舞”是不可能的。专业演员能把传说中麒麟的各种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就是靠日复一日的苦练,用汗水和力气换来的。他们的背后,有着别样的故事。
鳌鱼舞
潮汕地区的动物舞,还有很多,而且不少舞蹈,在澄海都能找到。澄海莲上永新的鳌鱼舞,也是有着美好寄托的动物舞。鳌鱼,是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既有如鱼得水、开拓创新、独占鳌头之意,又寓意祥瑞,象征和谐团结奋进,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永新鳌鱼舞始创于年,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道具造型取自宗祠建筑中的鳌鱼图案,头似龙,身似鲤,取“鲤鱼化龙”之意。相传在远古时代,金色、银色的鲤鱼想跳过龙门,飞入云端升天化龙,但因吞了海里的龙珠,只能变成龙头鱼身,称为鳌鱼。
鳌鱼舞分“鳌鱼出海”、“穿梭波涛”、“龙女登鳌”、“鳌跃龙门”四部分,加上由24名少女表演的扇舞和12名男青年表演的鱼灯舞,形成了大海波涛滚滚的优美意境。鳌鱼登场献舞时,要由一擎珠人引带,翻滚晃动鱼珠转球引领,鳌鱼作“圆场步”动作,左右摆动“出海”,依次为“四门阵”、“连环8”、“出水阵”、“梅花阵”等队形套路。再以“前弓步”、“穿梭阵”舞段引动渔女欢歌伴舞、龙女登鳌嬉戏,最后由珠球领引鳌鱼快速形成“龙门阵”,飞腾旋舞跃登龙门,同时喷射七彩焰火,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全舞。
莲上永新的鳌鱼舞,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大受当地民众喜欢。近年来,当地老艺人还面向当地青少年、甚至是幼儿,开展鳌鱼舞的传承培训工作,让更多人在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下,充分感受鳌鱼舞的魅力,带给他们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鳌鱼舞”的文化,当地老艺人还为幼儿园的小朋友量身定做了一条“鳌鱼仔”。这条“小鳌鱼”身长约3米,头部重约5.8斤,虽然少了几分霸气,却多了几分童趣。
新春这一天,永新幼儿园的孩子们都忙碌起来,为“鳌鱼舞”表演做精心准备。孩子们互相为对方化妆、涂口红,稚嫩的小手、专注的眼神、红扑扑的脸蛋,让人忍俊不禁,这个小孩,居然把口红涂得满脸都是。不过,人家可不“靠脸”,而是要靠实力。
瞧,表演正式开始后,这尾“小鳌鱼”就在这群孩子手中自由遨游,虽然少了“成年鳌鱼”在波涛滚滚大海中的壮观场面,却多了无忧无虑的童真童趣,别有一番意境和韵味。小朋友们也希望,用他们稚嫩的表演,向大家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来源:sttv今日视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