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戏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从江、榕江,广西三江、龙胜、融水和湖南通道等侗语方言区。清道光八年至十八年(-)间,在侗族民间歌舞、说唱等侗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并吸收借鉴了汉族戏剧的一些艺术因素,侗戏逐步发展形成,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侗族第一个编创侗戏的人,是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腊洞村的民间歌师吴文彩(-)。他将汉族传书《薛刚反唐》和《二度梅》,改编成用侗语演唱、道白的侗戏剧本《李旦凤姣》和《梅良玉》,并组建腊洞侗戏班进行演出,始创了侗戏。后来贵州侗戏又传入广西三江、融水、龙胜和湖南通道的侗族聚居区,遂使侗戏成为跨越贵州、广西、湖南三省区的少数民族戏剧剧种。
侗戏演出多为业余性质,演出团体是以村寨为单位组成的民间业余或半业余班社。活动时间主要在每年的春节、二月二、三月三及本寨子的会期等,同时伴随有酬神还愿等民俗活动。侗戏班规模大小不一,一般为一二十人,有戏师父、歌师父、演员和伴奏人员等。歌师父负责教歌,戏师父除教歌外,还负责排戏,演出时则“掌簿”提台词,实际为戏班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侗戏班一般多在本寨演出,但也常以“月也”的形式接受邀请到外寨演出。侗族寨与寨之间有进行集体交往的习惯,称“月也”(侗语作客之意)。以侗戏作“月也”演出,即称作“月也戏”。
一般是先期约好演出日期,戏班每到一寨,主寨群众都会盛情款待,欢度三五日方散。戏班离别时,主人们还会以猪、羊或毛巾、锦旗等物馈赠,以表感谢之情。长期以来,侗戏的演出多与民族风尚、信仰相联系,因而形成了一套具有固定模式的演出习俗。如侗戏演出前,先要举行立坛祭祀祖师的仪式,以祈求先祖神灵和历代侗戏宗师保佑演出成功。其时需在后台小桌摆上酒、肉、饭、果等供品,由戏师父亲自主持,烧香化纸,虔诚念词。内容大都从人类起源、侗族祖先迁徙开始,转到侗戏师祖、本班戏师父、演出弟子等,念完后鸣放铁炮纸炮,戏师父端起酒杯敬天地,然后自饮一口即宣布开台演出。
侗戏还有唱对台戏的习俗。侗族居住比较集中,一般村寨都有上百户乃至数百户,寨中有若干族姓,各族分别以鼓楼为标志,因而一寨便常建有几座鼓楼。在侗族村寨,一般各族姓都会建有自己的戏班,并习惯将鼓楼作为侗戏演出的场所。每逢春节期间,各戏班都会在鼓楼或搭台同时竟演,俗称“唱对台戏”。至于谁胜谁负,从观众的多少、反应便可知晓。侗戏传统剧目约有50多个,主要取材于侗族和汉族的民间故事,其中以爱情题材居多。按剧目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据侗族传说、故事、叙事诗改编的剧目,如《珠郎娘美》、《金汉列美》、《丁郎龙女》等;另一类是根据汉族剧目、古代故事、话本、演义等改编的剧目,如《李旦凤娇》、《梁祝姻缘》、《梅良玉》等。
侗戏代表剧目《珠郎娘美》,系根据侗族同名叙事诗改编。写古州三宝乡侗族姑娘娘美与邻寨青年珠郎相恋,因抗拒“女还舅家”的封建婚俗,双双逃到从江县贯洞,落居财主银宜家做帮工。银宜欲占娘美为妾,便与乡老合谋,在一次“吃枪尖肉”的款会上害死珠郎。娘美得知,上山寻尸,找到半边铜钱,决心为珠郎报仇。她假意答应嫁给银宜,但要其亲手埋葬珠郎后,方可成亲。银宜信以为真,随娘美上山挖坑,当银宜将坑挖好,娘美毅然举刀复仇,将其砍死在自掘的坟坑里,然后携珠郎遗骸远去。
侗戏的演出形式有一定的规范,一般先由戏师父祭坛或由锣鼓闹台,然后开始演出。演出不分场次,每剧大体有“表白”(侗语称“摆古”)、“正戏”和“串锦”(又称“串故事”)三个部分。“表白”又称“数白”,由一人上场念诵一段开场白或唱一个歌,颇类汉族戏剧的副末开场。正戏采用侗歌加对白的形式,由大段的对唱和少量的独唱与齐唱组成。“串锦”即演剧结束后,进行总体概括评说、串讲故事,由全体演员上台合唱一段“消散歌”。目前,侗戏已被文化部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有张启高、吴胜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975.html